禹城市中辦服務站新貌
禹城市中辦服務站舊址
□本報記者 李靜 本報通訊員 李月 李陽 曲獻普
“過去看病在村衛生室,現在都去規范化的衛生院;過去看病自己花錢,現在國家給報銷一大塊兒;過去有病都舍不得治,現在沒病也知道保健……”說起20年的醫療變遷,今年45歲的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鎮居民劉桂琴說,隨著社會的發展,這20年里,村民的健康意識發生了很大變化,小病挨大病扛的傻事,現在誰也不做了。
看病不用跑遠了
4月30日,在李屯鄉曲莊社區衛生室,村民王姍姍帶著孩子看病, 72元的西藥費由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報銷了一半。 “20多年前,有個頭疼腦熱,我媽就得背著我去鄉 里 衛 生院,不但不方便,也不能報銷。 ”王姍姍說。
“過去,別說村里的衛生室了,就連鄉鎮衛生院條件都很差。 ”當了一輩子赤腳醫生的曲學勤說。伴隨20年的醫療衛生體系變革之路,現在更多人愿意在家門口看病。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合作醫療統籌后,無論是參保費用還是報銷比例都一樣,出院時都是一站式結算,實時報銷,報銷比例高達85%。
像這樣看病能報銷的社區門診,禹城市目前已建起了253家。
就醫環境更好了
在莒鎮衛生院,61歲的程立明正帶著孫子接種疫苗。說起看病的變化,他感受最深刻:“早年針頭都是開水消毒重復利用,現在都是一次性的。如今,衛生院的條件越來越好了。 ”
隨著醫療城鄉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公共衛生服務的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
“在鄉鎮,各種先進的醫療設施和器械以及高級的檢查設備也慢慢地得到補充。 ”莒鎮衛生院院長賀宜華說。拍片子、照CT、核磁共振等新技術,現在在鄉鎮衛生院就能做。
邰立紅是1995年分配到莒鎮衛生院當醫生的。她說,那時候,衛生院里藥品少、器械簡單,看病就是在一個房間里,擺上一張桌子,幾把椅子……2007年,醫院蓋起了一座三層的門診樓。現在,又修建了一座住院樓,衛生院里還備齊了數百種常用藥,CR大型X光機、大型彩色B超等大型醫療器械也是一應俱全。
防病體制更全了
“如今,咱農民也有了社區醫生和健康檔案。 ”正在辛寨鎮辛寨社區衛生室體檢的村民楊保寅說,自己腿腳不好,又患有腦梗塞、高血壓等多種慢性病,過去看個病,總要連累家人陪護,現在有了社區醫生,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社區醫生不僅可以上門提供基本醫療服務,還擔負著給居民講解疾病防治知識健康咨詢等責任,哪個村民若是感覺不適,可直接打電話聯系社區醫生,尋求幫助。
目前,該市已組建56個家庭醫生式服務團隊,該市12個鎮街、1009個村居,均已配備了社區醫生。
“我感受最大的變化就是村民看病意識的轉變,以前是有病治病甚至不治,現在是以保健為主的身體檢查。 ”賀宜華說,今年他們計劃對全鎮2538名65歲以上老人進行肝功、腎功等7項指標的免費檢查,對全鎮2180名0至6歲兒童和孕產婦進行健康管理,對3561萬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開展免費查體服務,在各集市每周開展一次健康教育咨詢宣傳活動。
大事記:
1995年:醫院分級管理評審二級甲等5所,一級甲等8所。1996年:市各級醫療機構醫療急救開通了120電話。1998年:市政府頒布《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1999年:實現臨床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2000年:對孕產婦死亡實行評審報告制度;推行成分輸血工作。2004年:取消政府計劃獻血指標,臨床100%來自自愿無償獻血。2014年:正式使用“生育證件網上申辦和登記系統”辦理一孩生育登記及生育證網上預約申請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