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全市科技創新大會召開,會上公布了《德州市關于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的實施意見》。
意見明確,創新創業共同體以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為依托單位,聯合龍頭骨干企業、投融資機構等多元主體協作共建。由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提出申請,并制定建設規劃,確定預期目標,市政府統籌支持建設,建設期3年。
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市形成“1+10+N”的創新體系,即:創建1個以上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培育10個以上市級創新創業共同體,同時帶動各縣(市、區)建設N個不同主體、不同模式、不同路徑、不同方向的創新創業共同體。
“1”——重點支持體育健康、生物制造、集成電路材料、醫藥化工等戰略新興產業,攻克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形成一批創新型企業群體,創建主體多元、資源集聚、協同共享、開放運行的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經3年培育,力爭每個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帶動實現1個千億級規模的產業集群。
“10”——各縣(市、區)立足優勢主導產業,聚焦細分領域,以培植創新型產業集群為目標,以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為技術支撐,完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高端人才集聚、創新創業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培育、產業集聚提升等功能,實現“一個共同體,帶強一個產業”的集群集聚效應。經3年培育,力爭每個市級創新創業共同體在產業細分領域帶動實現1個百億級規模的產業集群。
“N”——鼓勵各縣(市、區)、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根據自身資源稟賦,積極探索建設一批產業方向聚焦、創新要素集聚、功能特色鮮明、體制機制靈活的創新創業共同體。
記者|張志寧 任立松 王志偉
編輯|高紅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