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氣象部門預測,受強冷空氣影響,12月28日夜間到31日我省將出現寒潮天氣,有大范圍雨雪、強降溫和大風,出現較嚴重凍害。為有效應對冬季極端天氣及由此引發的次生災害對畜禽養殖帶來不利影響,保障養殖場生產管理有序,德州市農業農村事業發展中心提醒,以下技術要點要注意:
一、預警保障技術
1.加強氣象預警。及時向轄區內廣大養殖業主發布災害預警信息和防災避災知識,提高養殖業主的自我保護和防范意識,做好提前應對。
2.做好后勤保障。畜禽養殖場(戶)要對畜禽舍及設施作全面檢修,圈舍外體要增加保溫層,地面要做防潮防水處理,對破損畜禽舍及時進行加固,雪后要及時清除積雪,防止畜禽舍倒塌。供水管、糞污收集管等要用保溫材料包扎好,防止管道破裂,以免影響供水或造成污水滲漏。同時,做好停電停水停運的應急預案,儲備水、料、藥、械等必須物資,防止雨雪冰凍天氣造成斷電斷水斷運影響生產。
二、飼養管理技術
1.增加保溫手段。適當增加飼養密度,可比平常增加1/4飼養密度,有利于提高舍內溫度;也可采用增添紅外線保溫燈、保溫板、空氣能恒溫機、塑料保溫膜、浴霸、提高墊料厚度等措施,維持圈舍適宜溫度。
2.提高飼喂水平。安裝飲水加熱裝置,加熱飲水中添加適量葡萄糖和食鹽,適當增加玉米、小麥、青貯料、油脂等能量飼料比例,提高飼料能量水平。懷孕母豬每頭每天可增加飼喂1公斤配合飼料,其它階段生豬應充分供料,讓其自由采食;家禽每日可增加10~20%玉米,適當補充光照時間;牛羊精料供給量應比平時提高20%,同時可增喂青貯料、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的多汁飼料;妊娠母畜要提前安置在保溫產房,水、料要加溫后飼喂,幼畜要盡快吃上初乳,提高免疫力,多觀察幼畜狀態,防止凍傷凍死。
3.減少平時用水。采取適當節水措施,如干濕分離處理糞污,節水式飲水槽,智能水表控水等技術來減少用水量和蒸發量,維持圈舍干燥清潔和適宜濕度。
4.處理好保溫與通風的關系。圈舍長期不通風有害氣體濃度較大,同樣不利于畜禽健康。在保障溫度的同時,可在中午天氣較好時開窗通風,及時清除畜禽圈舍內的糞污,有效降低有害氣體濃度,保證舍內氧氣充足。也可采取通風管預熱、冷熱空氣混合預熱等措施,減少通風帶來的畜禽應激反應。
三、疫病防控技術
1.做好消毒工作,要定期對圈舍及周圍環境消毒,同時做好進出人員及車輛的消毒工作,保持圈舍清潔衛生。
2.每天定時巡查。要每天早、中、晚對飼養畜禽進行巡查,發現患病動物及時隔離觀察治療,發現重大動物疫情及時處置,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處置,嚴防疫情擴散。
3.做好免疫監測工作。要嚴格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畜禽的免疫接種工作,并加強免疫抗體監測,對抗體水平不合格、超過免疫保護期、新補欄的畜禽應及時進行補免,防止疫病發生。
4.做好重大動物疫情的應急處置工作。發現場內出現重大動物疫病疑似癥狀的病例,應及時向當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報告,按有關規定做好應急處置。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編輯記者 | 尹曉燕 通訊員 | 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