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我市舉行“重點工作攻堅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階段第十三場發布會。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韓冰介紹全市醫保系統統籌疫情防控和醫保事業發展情況。
支持復工復產,階段性降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費率。2020年2月印發文件將全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2020年3-12月份的繳費費率階段性下調1個百分點,由原來的7%下調為6%。3月份再次印發文件進一步降低了企業單位繳費費率,將2月份繳費率下調至5.5%,3-6月份繳費率下調至4.5%。2020年全市1.7萬家參保單位共減征醫保費3.34億元。
保護市場主體,為企業辦理基本醫療保險費緩繳手續。對受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確實無力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中小企業以及餐飲住宿、文化旅游等生活服務業、批發零售業、展覽業、電影放映業,可按有關規定,向醫療保障部門申請緩繳職工醫療保險費。緩繳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參保職工可按規定依法享受醫療、生育保險待遇,因疾病住院發生醫療費用,可以實現直接聯網結算。疫情期間共為270家企業緩繳醫保基金3286.75萬元。
發揮基金作用,緩解藥品流通企業資金壓力。疫情期間,全市還向醫療機構預付藥品結算款1.6億元,用于醫療機構與藥品配送企業結算藥款。針對醫療機構藥品回款期偏長的實際,我市在全省第一個探索了醫保基金對藥款的直接結算。在藥品入庫次月底前由醫保基金向藥企直接付款,藥品回款期由原來的半年以上縮短到平均45天,減輕了醫藥企業墊資壓力。疫情期間醫保基金直接向藥企支付藥款1000余萬元,惠及多家藥品流通企業。
服務中心工作,搭建藥企與醫療機構互幫互助新平臺。以“服務新型工業化強市計劃”為主題召開座談會議,幫助地產企業與醫療機構增進了解、搭建橋梁,建立起常態化合作關系。醫藥企業主動降低藥價,醫療機構將更多質優價廉的地產藥品納入采購目錄,實現了企業發展與患者減負的雙贏。
及時新增項目,支持我市企業自主研發。為促進醫療新設備、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支持企業的自主研發,組織召開論證會對新設備、新技術在醫療診斷中的應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進行論證,及時新增“生理音檢測”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支持了我市企業的自主研發項目,同時實現了我市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零”的突破。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記者|楊鳴宇
編輯|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