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其中對德州市齊河縣的家庭農場、推動糧食產業全鏈條升級進行了報道。原文摘選:
家庭農場更有活力,農民合作社更加紅火
“一旦出現黃苗、弱苗,要看是不是得了紋枯病和麥蜘蛛病。3月15日至4月初這個時間段,病蟲害防治最關鍵……”山東省齊河縣葛莊村,農民郭云在田間地頭進行了一場小麥植保直播,吸引一大批“粉絲”。
開直播、操控無人機,46歲的郭云得心應手。大家忍不住問:“您真是農民?”她笑而不答,拿出一張新型職業農民證書,上面寫著“農民助理農藝師”。
走進郭云的云馨家庭農場,這里有培訓室、農機庫房、食品加工車間。展柜里,陳列著各種證書、獎杯和獎牌。郭云最看重的是“省級示范家庭農場”這塊牌子。
農機補貼,資金扶持,技術培訓……郭云歷數家庭農場一路成長享受的政策紅利。2016年時,云馨家庭農場只有40畝地;現如今,已擁有40余臺大型機械,流轉經營土地500畝。
今年,郭云又有新打算:再上馬一條桃酥生產線,同物流企業合作建一個物流中轉站,延長產業鏈,融合一二三產業。
同齊河縣一樣,各地強化指導,把符合條件的種養大戶、專業大戶納入家庭農場名錄,開展精準支持、精準服務,著力把農業規模經營戶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農場。
龍頭帶動更有力,農民種糧更有奔頭
在齊河縣,針對糧食產業的補鏈強鏈行動正在深入推進:加緊建設省級現代糧食產業園,全縣新建6處糧食產后服務中心,重點培育28家食品加工龍頭企業……“緊貼市場,補齊短板、拉長長板,推動糧食產業全鏈條升級,讓農民分享更多產業增值收益。”齊河縣委書記孫修煒說。
在全國,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發展現代農產品加工業,健全生產、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全產業鏈,正呈蓬勃發展之勢。
產業強,糧食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趨勢,讓農民種糧更有奔頭,也讓14億中國人端牢飯碗更有底氣。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