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偉介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優化提升成果。
推行建設項目“雙線并行”審批模式。建設項目實行“雙線并行審批承諾制”的模擬審批機制。即:一條線走立項、規劃、施工等審批手續辦理,一條線走土地征收、出讓手續辦理,雙線同步進行。以土地批復為節點,相關部門按流程出具土地、規劃、施工模擬審批意見,項目實施具備條件后模擬審批轉換為正式審批證照、文件,實行“見證換證”,實現“拿地即開工”。
實施精準分類審批。在去年12類主題式流程圖的基礎上,出臺了“雙全雙百”四個階段“一件事、一鏈辦”實施方案,推出“我要建房地產、我要建學校、我要建廠房、我要建醫院”等更多“情景式”審批流程。
實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豁免制。印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豁免清單》,符合豁免清單條件的項目無需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例如供水、燃氣、供熱、通信、排水等市政管線長度在150米及以下的管線工程建設項目及其附屬設施類項目無需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調整施工許可辦理方式及限額。印發了《優化實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許可辦理(3.0)版本》,明確建設單位確定施工總承包單位后,可根據需要按“樁基工程、基坑支護和土方開挖”“±0.000以下結構”“±0.000以上”三個階段分別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自2022年1月1日起,全市行政區域內工程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下(含)或者建筑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下(含)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可以不申請施工許可證。
分類推進竣工聯合驗收。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全面實行限時聯合驗收。其他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按照“進度相似、并聯打包”的原則,通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提供“菜單式”聯合驗收服務,建設單位根據項目實際,自主選擇限時聯合驗收或分階段聯合驗收。同步實現工業、倉儲類工程建設項目“驗收即發證”,新建商品房項目“交房即發證”。
記者|鄧靜
審核|朱代軍 終審|尹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