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我市召開第二場“辦實事 惠民生”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德州市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霍利敏,介紹我市衛生健康系統聚焦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實施民生工程的有關情況。
市衛健委多管齊下,大力推進便民舉措,讓群眾就醫更省心。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全面開通出生醫學證明線上辦理。今年4月,全市啟動出生醫學證明線上辦理業務,新生兒父母僅憑一部手機,通過掃碼關注“德州醫療”公眾號,進行身份認證和人臉識別,只需三步,即可在線提交申領信息,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出生醫學證明線上辦理、郵寄到家服務。目前已線上辦理2575件。大力推行電子健康卡。通過探索流程再造和體制機制創新,全面推行電子健康卡項目建設,群眾使用電子健康卡,即可完成預約掛號、看病就醫、藥房取藥、在線繳費、網絡問診等全流程服務,方便快捷。電子健康卡不僅可以方便就診全流程,還是持卡人的“健康檔案”,健康信息、就診病歷、檢查報告等信息均囊括其中。跨區域、跨醫院就診時,醫生可看到患者以往的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
目前,全市已發放530萬張,覆蓋全市所有公立醫院,讓群眾少等待、少跑腿。積極探索“互聯網+醫護到家”模式。自去年12月,寧津縣中醫院依托微信公眾號平臺,為患者提供“線上預約、線下上門”延續服務。患者及其家屬點擊“醫護到家”菜單,進行注冊、上傳病人信息進行購買服務,醫院即可派送在崗且具有5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的專業護師上門,為術后及行動不便者、新生兒等特殊群體提供基礎護理、專科護理等多種服務。投資800余萬元在德州市人民醫院,構建了國內規模領先的區域影像中心,是山東省目前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影像會診中心,可實現與上下級醫院交互疑難病例會診,實現語音、視頻、影像資料的同步互動,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了影像存儲、傳輸、共享、疾病診斷、人才培養等服務。區域影像中心與山東省立醫院遠程會診中心、16家醫療機構聯網,成功實現了“省市縣”三級互聯的互聯網+影像平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群眾不出縣即能享受到三甲醫院專家診斷服務。
全方位開展預約診療。各醫療機構提供線上、電話、現場等3種以上預約方式,實施分時段預約掛號,通過媒體、醫院網站、就診場所張貼等多種方式向患者宣傳預約知識,切實解決掛號難、就診等候時間長的問題,三級醫院預約時段精確到20分鐘,二級醫院精確到30分鐘。
大力推行“一窗受理 一站式服務”。通過運用“互聯網+醫療服務”信息化手段,加快實現醫療資源共享,各醫療機構依托新聞媒體、政務服務網、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和渠道,全方位,多層次宣傳就醫辦事指南、網上辦事操作流程等,通過醫療服務資源整合,流程再造促提升,實現了集預約掛號、辦卡繳費、病歷復印服務、診斷證明審批蓋章、入院登記、床位調配、費用結算、出院隨訪、死亡證明等多項服務為一體的“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務”模式。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記者|楊鳴宇 編輯|高紅巖
審核|朱代軍 終審|尹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