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整潔亮堂,大棚果蔬飄香。1月25日,記者來到武城縣李家戶鎮魏莊村,感受2021年這個村莊在市派第一書記的幫扶下發生的新變化。
“咱種的西紅柿又大又紅,還特別甜,趕緊嘗嘗。”見記者走進大棚,正在采摘西紅柿的村民陳玉紅停下手中的活兒,順手拿了個熟透的西紅柿遞了過來,“今年西紅柿行情好,批發價一斤能賣到5塊錢,兩個大棚比往年多收五六萬塊錢呢。”
今年52歲的陳玉紅與丈夫倆人承包了2個大棚,占地7畝地,一年收入10萬元左右,給兒子在縣城全款買了樓房。“多虧上級幫扶政策,建了大棚,咱們的日子也越過越舒心,今年更是大豐收,能歡歡喜喜過個年了。”陳玉紅笑得合不攏嘴。
魏莊村有1800多口人,因村集體缺乏產業,曾是個貧困村,在省派第一書記的幫扶下,建起了23個蔬菜大棚,占地100余畝,村民以土地入股或承包經營的形式增收,村里還上了光伏項目,兩項產業每年總收入達到了100多萬元。
2021年10月份,市仲裁辦派駐魏莊村第一書記劉光俠到任。結合新農村建設項目,由派出單位幫扶4萬元對整個村莊實施了亮化工程,全村65條胡同安裝了165盞光伏路燈,村里環境越發整潔亮堂。
晚上7點多鐘,夜幕降臨,全村的路燈亮起。在村里的文化廣場上,許多村民跟隨著音樂的節奏跳起了廣場舞,格外熱鬧,也增添了不少過節的氣氛。
“過去晚上都不愿意出門,怕摔倒,現在吃了晚飯就想出來溜達溜達。”村民梁月榮說,她平時在縣城幫兒子帶孩子,前幾天剛回到村里,發現變化很大,更加干凈也亮堂了,打心眼里高興。
“下一步,我將準確把握第一書記職責任務,在特色產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上下功夫、出實招,持續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壯大集體經濟,讓魏莊村更美,村民更富,日子更好。”劉光俠說。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記者|尹曉燕 孫亞民 編輯|孫亞民
通訊員|于寧 李帥 姚月紅
審核|李根 終審|朱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