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臘八就是年”,在平原縣,傳統花糕、簽子饅頭、虎頭形狀饅頭等各類面點迎來銷售旺季。
蒸花糕、包餃子是平原新媳婦的必備技能。花糕寓意“年年高”,過年家家戶戶都有做花糕的習俗,家中女兒出嫁后,回門前三年都要做花糕給婆家,花糕高度要逐年增高,寓意女兒出嫁后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平原縣張華鎮有一家開了20多年的花糕店,店主李緒梅已是第三代傳承人。她改良傳統花糕制作技藝,融入現代元素,做出了彩色花糕和有26層高、20多公斤重的巨型花糕。臨近年關,十里八鄉來李緒梅店訂購花糕的人們絡繹不絕,最多時一天能賣出一百多個。
“長輩們將這項手藝傳授給我,就有繼續傳下去的責任。”李緒梅說。在她的教授下,兒子王巖已經能單獨制作簡單造型的花糕。
同樣傳承多代的還有簽子饅頭。平原恩城陳氏簽子饅頭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41歲的陳延強是第五代傳承人,20多年的磨礪讓他練出了一手做簽子饅頭的絕活。在延續傳統工藝基礎上,陳延強把手工制作改造成機械加工,大大提高了產量。“自去年12月以來,每天面粉的用量也增加到平時的3倍,饅頭平均每天能賣出7噸左右。”陳延強介紹。
虎年到,虎頭形狀的饅頭成為孩子們的最愛。在王杲鋪鎮的德州天誠鼎盛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一個個虎頭饅頭被工人捏制出來,每個虎頭上都有一個“王”字。“虎頭饅頭制作工藝并不簡單,饅頭主要以南瓜和面粉為原材料,‘王’字和胡須用可可粉壓制,饅頭里是奶黃餡料,現在一天能賣出6萬多個卡通饅頭,其中虎頭饅頭的銷量較平時增長40%。”公司副總經理張萬榮說。
記者|劉振興 孫耕 通訊員|辛凱 周一荻
編輯|孫耕
審核|王志偉 終審|朱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