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筆先 落筆成形
——記張興鋒烙畫藝術
□高連君
這個世界,有一種繪畫,不需要多彩的顏料,也不需要水墨,而承載的載體也是多種多樣,作畫的畫筆也是形狀各異。這是一種奇特的繪畫方式——烙畫,也是中國傳統工藝珍品之一。烙畫是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烙畫創作在于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
瑞雪豐年(木板烙畫)
烙畫古稱火針刺繡,現在叫火筆畫、燙畫,是中國古代一種極其珍貴的稀有畫種,據史料記載,烙畫源于西漢,盛于東漢,起源于民間廣泛流傳的木制家具燙畫工藝,舊時木匠不僅做家具,也做燙畫作為家具上的裝飾,慢慢形成一套完整的燙畫工藝。在炕桌、立柜、方桌等上面,都有烙畫。隨后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逐漸地發展成熟。從人物畫發展到風景畫、花鳥畫、鞍馬畫等,而每種體裁的繪畫都各有其自身的演變發展過程和特點。從當代烙畫藝術的體裁風格特點上看,可以說它是中國畫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漁州晚唱(木板烙畫)
起初,烙畫藝人以鐵針為工具,在油燈上炙烤進行烙繪,主要作為筷子、尺子、木梳等小件日用品上的裝飾,逐漸成為古代家具上的流行畫。后來根據手藝的精進和發展,載畫的材料不只是在木板上,而可以在樹皮、葫蘆、羊皮等材質上烙繪,畫面上自然產生凸凹不平的肌理變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淺褐色乃至黑色。現在大膽采用宣紙、絲絹等材質,從而豐富了烙畫這一門藝術形式。
山水清音(木板烙畫)
烙畫以黑、棕、茶,黃、白五色為主要色調,線條粗細不一,簡潔明快,完成一幅烙花作品,需經過設計、構圖、選料、拓稿、熨烙,根據構圖,需要掌握烙鐵的速度,控制好溫度進行烙畫,溫度過高,手法過重,紙、絹會變焦;溫度過低又烙不上痕跡。
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烙畫既能保持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使其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因而給人以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
高山流水(宣紙烙畫)
臨邑縣翟家鎮郝家村的張興鋒,幼時酷愛美術,讀小學時每當看到課本或者課外讀物中的圖畫,便反復仔細揣摩人物的不同特征,五官結構布局的不同,可以變化體現出千萬人物的面目容貌,眼神變換可以體現不同人物的不同表情和精神面貌。花草樹木的花瓣,枝葉之形狀、紋理、色彩,表現花草樹木的千姿百態。特別是得到一本美術畫冊后,愛不釋手,由此對繪畫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還常到書店購買簡單的繪畫書籍,也按照書中的繪畫手法臨摹作畫,雖然沒有畫出像樣的繪畫作品,但對繪畫藝術追求的理想,已經深深地扎根發芽。那時家中并不富裕,不能滿足他專門去學習畫畫的愿望。長大以后,他還是希望做與美術有關的工作。后懷揣夢想到了北京,為了與藝術結緣,專門到琉璃廠一帶尋找工作。
琉璃廠大街位于北京和平門外,是北京一條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于清代,當時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這里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了較濃的文化氛圍。大多數外國人來京旅游都要到這里。它西至西城區的南北柳巷,東至西城區的延壽街,全長約800米。歷史上這里并不是城里,而是郊區,當時叫“海王村”。后來,到了元朝這里開設了官窯,燒制琉璃瓦。自明代建設內城時,因為修建宮殿,就擴大了官窯的規模,琉璃廠成為當時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廠之一。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這里變為城區,琉璃廠便不宜于在城里燒窯,而遷至門頭溝區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廠”的名字則保留下來。清初順治年間,在京城實行“滿漢分城居住”。而琉璃廠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當時的漢族官員多數都住在附近,后來全國各地的會館也都建在附近,官員、趕考的舉子也常聚集于此逛書市,使明朝時紅火的前門、燈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廟書市都逐漸轉移到琉璃廠。各地的書商也紛紛在這里設攤、建室、出售大量藏書。繁華的市井,便利的條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廠逐漸發展成為京城最大的書市,形成了人文薈萃的文化街市,與文化相關的筆墨紙硯,古玩書畫等,也隨之發展起來。
柏事如意(葫蘆烙畫)
張興鋒來到北京琉璃廠找工作,恰巧遇到了一位山東老鄉。老鄉在琉璃廠開設了一家裝裱店,正要找一個愿意吃苦又細致的年輕人做裝裱工,于是張興鋒就留在了老板的裝裱店,學起了書畫裝裱。山東人憨厚實在的性格在老板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對張興鋒特別的照顧,并毫不保留地將裝裱技術傳授予他。張興鋒在此處一干就是三年,三年之后,老板見其裝裱技術日漸成熟,便鼓勵其獨撐門面,張興鋒就離開了琉璃廠,自己開了家裝裱店。
自己開裝裱店,接觸到更多的書畫作品,正應了那句“見多識廣”,眼界開闊了,心境也隨之寬廣,他招收了裝裱學徒工,自己則開始學畫畫,臨摹古畫,練習芥子園畫譜。來這里的客人都是行家里手,有些客人對其也進行指點,長期下來,使得他的繪畫藝術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同時,他還購買繪畫書籍深入學習,并且到熟悉的畫家中請教,繪畫藝術日臻完善。
云山清韻(葫蘆烙畫)
張興鋒也愛好文玩之類的東西,自己在店里擺放了葫蘆手串、形狀各異的大小葫蘆。來店里裝裱字畫的朋友,大多是愛好古玩、文玩的雅士,看其對葫蘆情有獨鐘,便把自己種植收獲的葫蘆贈送,店里擺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葫蘆。有一天來了一位客人,看到其滿屋的葫蘆說:“小張,你怎么不在葫蘆上烙畫呀?”張興鋒對繪畫興趣濃厚,但烙畫還是第一次聽說,便問客人:“怎么烙畫,一定很難吧?”客人回道:“用普通烙鐵就行,憑你有繪畫的功底,應該可以的。”張興鋒詳細問了一下客人烙畫的基本流程與技巧,客人的話張興鋒記在心里,有了時間就用普通烙鐵在葫蘆上試著烙了一只小豬,自我感覺還不錯,接下來就烙了第二個、第三個……逐漸地喜歡上這門藝術。
隨著每天的學習進步,烙畫技術也進一步拓展,現在不光在葫蘆上烙畫,還在木板上、宣紙上烙畫,尤其是在宣紙上更得下功夫,力不能太大,太大就燙漏了;也不能太小,太小就看不出痕跡,要把握火候。到此境界,他便開始了真正的烙畫之路,也許是上天眷顧,也許有點烙畫天賦,也許是其對烙畫的執著,水平越來越高,主要以山水烙畫,佛像,花鳥魚蟲等。尤其是山水畫,是其最愛烙的藝術形式,山水畫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更有高深的意境和雅致。
張興鋒曾被幾次預約參加烙畫藝術展,由于工作忙,錯失了很多參加展覽的機會,但他的繪畫藝術得到了美術界的高度認可,尤其是其烙畫藝術更是受到大家的青睞。為伊落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張興鋒躊躇滿志,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必將取得更大的成績。
作者簡介:高連君,原名高連軍,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省詩詞學會會員,德州市作協會員,德州市政協文史專員,出版有長篇小說《理合務風云》、散文集《德平風情錄》;多篇作品入選《魯北戰斗故事集》,散文發表在《齊魯晚報》《德州日報》《德州晚報》等圖書報刊。20萬字《徒駭河風云》、50萬字《虎踞雕盤》兩部長篇小說待出版。詩詞在多家報刊、微刊平臺發表。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編輯 | 李玉友
審核 | 馮光華 終審 | 尹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