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星部長前往區級專班調研督導
□通訊員陳雁飛王立月報道
德州新聞網訊 我區探索建立“問題—需求—意見—服務”紅、橙、黃、綠“四色清單”,激勵廣大黨員干部踐行“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以聽民聲、察民需、解民困、紓民怨的“工作閉環”,推動“五型”機關和干部隊伍建設走深走實,合力交出群眾滿意的“幸福答卷”。
建立“紅色”問題清單將問題“擺上臺面”
深化“溯源治理”,充分發揮群眾“發言權”。 26個設置群眾工作股的部門單位設立“問題”專員,班子成員輪流帶班、亮牌值守,受理群眾訴求,建立“紅色問題清單”,區分亮起“即辦型”“協調型”兩類“紅燈”,落實首問負責制,確保問題精準收集、精確問診、高效整改。
今年以來,各相關單位共接訪2274次,其中納入“紅色”清單并辦理12345熱線類1227件次,求助類569次,信息咨詢類458次,工作建議類20次,有效補齊工作短板。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代位注銷”新模式,巧解企業“退出難”,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社會認可度不斷提高。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燃氣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工作,檢查氣瓶充裝站1家,餐飲經營場所36家,出動執法人員108人次,檢查液化石油氣鋼瓶268只,有效排查安全隱患問題,群眾安全感不斷提升。
▲區行政審批局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長廊
建立“橙色”需求清單讓需求“浮出水面”
堅持問需于民,圍繞群眾需求“雪中送炭”“錦上添花”。臨齊街道、安德街道創新建立“遇四說事”等協調解決機制,打造“紅色議事廳”,結合走訪活動收集業務辦理、政策咨詢、司法調解等多領域、多層次需求60余項,搭建起“群眾說事、干部解題”的“連心橋”。 3月份,安德街道紫云社區在全市率先打造城市社區“暖心空間”,實現戶外新就業群體“餓了能就餐、渴了能喝水、熱了能乘涼、冷了能取暖、累了能歇腳、困難能協調”。
臨齊街道西關社區投入五十余萬元高標準建立德州市黨史教育基地,滿足群眾家門口的“紅色學堂”訴求。大范圍強降雨期間,我區13個鄉鎮(街道)黨員干部全部下沉一線助村民防汛搶險,保護積水農田安全,相關做法被山東新聞聯播宣傳報道,成為“五型”機關和干部隊伍“民有所需,我有所應”的良好縮影。
建立“黃色”意見清單把意見“落到實處”
暢通群眾意見反饋和民主議事渠道,設立各部門“黃色意見清單”,多措并舉將“意見”清單轉化為群眾“幸福”清單。成立區鄉兩級工作專班,集中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社情民意大調查”活動,充分利用陵城融媒、微信公眾號、電話、調查問卷等方式聯系群眾44.5萬余人次,8000余名群眾針對“居住環境、社會治安、基本醫療、文體生活、基礎教育和社會幫扶”6個方面提出意見訴求,分類分級納入有關部門“黃色”意見清單并同步整改、動態清零。“黃色”清單推行以來,二季度“12345”農民工工資支付投訴受理307件,較一季度500件受理數量下降38.60%,臨齊街道西街社區“四個一”工作法入選全國法治創新案例。在全市8月份開展的滿意度調查中,陵城區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在全市提高6個位次,在全省提高63個位次,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兌現承諾、檢驗作風。
▲德達合園小區居民議事會
建立“綠色”服清單用服務“樹立形象”務
樹牢服務理念,引導廣大機關黨員干部變“要我干”為“我要干”。開展“一個座右銘,一面黨旗紅”崗位建功行動,2268名黨員建立承諾亮諾踐諾服務事項2736個,19個集體獲評黨員先鋒崗,20名黨員干部獲評服務群眾標兵,持續增強服務主動性與積極性。
優化服務模式,實現服務群眾“不斷碼、不走樣、不打烊”,結合城市社區“雙報到”、兩新組織“三個一”結對共建等機制,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紅色驛站等陣地,引導“五型”機關和干部隊伍成為縣域治理“家園合伙人”并現場簽訂“共建合約”,86個機關單位制定服務項目137個,開展“愛心集市”“鄰里節”等報到服務活動3000余次,區委統戰部等10個部門獲評全區城市社區“報到先鋒”,形成“資源共享搭平臺、橫向聯系優環境、服務舉措共見效”的良好局面,在“零距離”服務中展現“五型”風采,彰顯為民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