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海峰賀瑩瑩 報道
德州新聞網訊 7月29日下午,穿過一條平整的生產路停下車后,記者鉆進了丁莊鎮石莊村一個蔬菜大棚里,村民孫敬喜正與妻子閆俊杰為剛種上的西葫蘆澆水,輕輕一按遙控器,清水便通過管道緩緩地流進了地里。“現在種菜輕省多了。去年年初生產路修通后,農資能很方便地拉進來,蔬菜也能很快地運出去。去年冬天,前面那個大棚光西葫蘆一茬就毛收入大約7萬元! ”孫敬喜說,去年年底他與妻子從村集體承包了這個占地約7畝的新建大棚,期盼今年也有個好收成。
談起為石莊村修路,省派陵城區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左亭至今印象深刻。 2018年10月,初來乍到的服務隊員們前去石莊村調研蔬菜種植情況,正逢雨后,村莊的生產路異常泥濘,大家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很狼狽。在一座蔬菜大棚邊上,帶路的村黨支部書記向幾名正在勞作的農村婦女介紹:“這是省里派來幫扶我們的。 ”幾名婦女聽了之后笑了,離著10多米沖著服務隊員們喊:“省里來的,你們看這個路咋樣,能給修修嗎? ”
村民的話把服務隊員“刺激”到了。石莊村是蔬菜種植專業村,生產路卻坑坑洼洼,趕上雨雪惡劣天氣,車輛進不來、出不去,群眾反映強烈。“必須馬上為村民修好生產路。”服務隊迅速行動,積極協調資金100多萬元。當年冬天,石莊村開始修建總長1.7公里的水泥生產路,還修繕了村內3條街道。
丁莊鎮位于我區西南部,開車的話,距離高鐵德州東站僅有10多分鐘路程。京臺高速穿境而過,有5條河流、2個水庫。得月湖、仙人湖面積2.4萬畝,是德州市飲用水源地。省派陵城區鄉村振興服務隊重點聯系服務丁莊鎮大劉村、薛莊村、丁莊村、石莊村和王蠻村。他們緊緊依靠當地黨委政府,深入調研,迅速掌握當地情況。“優勢和短板都很突出。”左亭表示,丁莊鎮優勢是區位優越,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部分村大棚蔬菜種植歷史較長。短板是部分村配套基礎設施落后,受環境所限,不適合發展工業,蔬菜種植銷售方式不新,品牌意識不強,附加值不高。服務隊制訂了一整套工作方案,抓學習、抓黨建、抓調研、抓公益,對接合作同心同向,凝聚鄉村振興合力,特別是同當地黨委政府一道明確定位、形成共識,立足實際發掘優勢,補齊短板,為德州和周邊城市打造一處放心“菜籃子”、休閑“后花園”。
以大劉村為例,1999年發展蔬菜大棚,全村197戶有280個棚,但種植單一,新式大棚比重小,僅占20%左右,銷售渠道以菜販為主。省檢察院派出隊員趙寶磊介紹,服務隊爭取當地黨委政府、派出單位和社會各界支持,投資60多萬元在大劉村建設了3個高標準蔬菜溫室大棚作為示范,建設城市共享菜園重點發展觀光旅游采摘,還建設了兩處文化廣場、高標準廁所,大劉村的產業發展、人居環境等都得到了極大提升。近期又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村黨支部書記劉恩現被評為市級“擔當作為好書記”。劉恩現表示,之前村民都是出去打工,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回來種地。像32歲的劉恩果,此前在上海打工,今年也帶著外地媳婦回到村里包起了大棚。他告訴記者,服務隊的幫扶不僅體現在物質上,更體現在精神面貌和發展思路上。他常給服務隊員說,希望他們盡量多留一段時間,這是真心話。
今年3月7日,由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和省派陵城區鄉村振興服務隊主辦的“陵城區丁莊鎮農產品推介暨‘丁莊兩湖’品牌發布會”在濟南召開。服務隊幫助注冊的“丁莊兩湖”商標正式亮相,傳統農產品搭上了網絡銷售快車,提升了品牌影響力。
夜幕降臨,薛莊村玻璃懸索棧橋上的霓虹燈亮起,映照出“印象·大薛莊”農業生態觀光園的美麗夜景,這里已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去年國慶假期,玻璃棧橋、萬株菊花展、民俗木屋、荷蘭風車、百種美食匯和垂釣等項目,吸引游客近20萬人次,成功舉辦中國美麗休閑鄉村(薛莊)推介會暨旅游休閑美食文化節,收入約40萬元。
丁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唐金宇介紹,服務隊傾心幫扶,協調投資40萬元對大薛莊進行雨污分流和自來水改造,投資160萬元建設了度假民宿木屋,統籌各部門策劃舉辦了推介會。目前薛莊村已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印象·大薛莊”生態旅游觀光園由國家2A級旅游景區升為3A級。
幫助4個服務村新建高標準蔬菜大棚48個,推廣新型生物肥料,建設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硬化道路2.4萬平方米;協調德州學院建立博士工作站,開設“博士大講堂”;投入70余萬元新建王蠻村幼兒園,投入20余萬元建設村史館;設立“文明新風公益基金,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聯合開展健康扶貧活動……兩年時間,服務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5個村莊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10萬元以上,薛莊村集體年收入更是超過30萬元。
眼下,服務隊隊員們又在為王蠻村坑塘工程和大薛莊溝渠擴容治理工程忙碌著,并開展貧困戶脫貧“回頭看”,預估好2020年家庭收入,核查有無新致貧的風險和問題。“時間太短,事情太多。我們當下能做的,就是馬不停蹄往前趕,為鄉村振興多干點實事,只要村民們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我們就沒白來! ”左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