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春,抗日戰爭進入反攻階段。樂陵縣區武裝配合主力部隊,打擊日軍、瓦解偽軍,反攻鋤特、拔除日偽據點。
4月,慶(云)陽(信)支隊智取竇家據點,取得全勝。該據點位于樂陵縣寨頭堡鄉東部,是通往惠民的交通要道上的主要據點,由日偽軍70多人駐守,據點外有圍墻、封鎖溝和吊橋。一日,慶陽支隊一部化裝成老百姓,以給敵送水為名,進入據點,將敵全部繳械俘虜。抗日武裝無一傷亡。同月,靖遠縣縣大隊副隊長張之斌,率戰士21名,化裝成趕集的群眾,混進三間堂村,當接近敵人據點時,猛然向敵人發起攻擊,當即斃傷6人,活捉5人,繳獲步槍11支。
5月某日,樂陵縣大隊化裝成日軍憲兵,到姚孫據點附近“掃蕩”,事先以憲兵隊名義寫信給姚孫據點的偽軍,命其某時到陳才高村進行配合。縣委書記馬德扮日軍憲兵隊長,五區區長劉之斌扮警衛員,部分戰士分別扮日、偽軍,其余埋伏在預定地點。下午3時許,縣大隊提前來到陳才高村,將村包圍。偽軍一行40余人趕來后,“憲兵隊長”馬德命他們把隊伍集合好,接受“任務”。偽兵們唯命是從,不敢怠慢,剛集合好隊伍,就被突如其來的縣大隊戰士包圍。偽軍還沒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全部繳械俘獲。
6月25日,在抗日武裝強大攻勢下,迫使呂橋、鐵營據點日偽軍撤走。 28日,樂陵縣獨立營、公安隊攻克王程站據點,偽小隊長被當場擊斃,繳獲步槍50余支,生俘偽軍50余人。
7月,渤海軍區對日偽軍發起夏季攻勢。一軍分區某部攻克西段據點。靖遠縣縣委書記王鈞、縣長宋相甫、縣大隊副隊長張之斌和公安隊長劉濤等,根據群眾提供的可靠情報,組織數百名群眾在抗日武裝部隊掩護下,于夜間將西段敵偽據點糧庫內十幾萬斤小麥全部運走。同月,日偽軍在四區楊盤征收的小麥將運往縣城,途中,被區抗日武裝組織的近百名民兵全部截獲,計大車60輛,小麥12萬斤。同月,靖遠縣大隊組織手槍隊、步槍隊、擲彈筒隊,編成臨時突擊隊,對李明楊據點發動強攻,俘敵30余人,繳獲步槍30余支,子彈1000余發,小麥幾萬斤,并將據點燒毀。接著,靖遠縣大隊又將蘇家據點圍困3天,迫使偽軍1個中隊全部投降。同月7日,一分區某部,攻克萬家據點,俘獲偽軍37人,繳獲步槍34支,匣槍2支,手榴彈200余枚。同月20日,樂陵縣獨立營夜襲張牌家據點,俘偽軍20余人,繳獲步槍、匣槍各2支。29日,一分區一部摧毀楊盤崗樓,俘偽軍30余人,繳獲步槍14支,匣槍2支,手榴彈4000枚。
8月1日,一分區某部圍攻楊盤據點,次日,兩次擊潰增援之敵,該據點偽軍待援無望,狼狽逃竄。同月,分區部隊攻克大孫、鄭店等據點。舊縣據點偽軍60余人攜槍向一分區投誠。同月21日,樂陵縣公安局長宋若一、公安隊副隊長齊先騰,率公安隊夜襲楊安鎮據點,抓獲特務劉尚興、高尚書和偽組織人員劉鳴州,并把瓦解日偽軍的傳單貼滿四街。日偽軍見此形勢,十分驚慌,24日夜從該據點撤走。同月某日深夜,一分區主力部隊,在政委陳德、副司令員傅繼澤指揮下,由樂陵縣獨立營配合,夜襲黃夾鎮據點,全殲偽軍100余人,日軍逃竄,一分區部隊、獨立營無傷亡。至此,樂陵縣城西日偽據點全部拔除。9月18日,縣城日偽軍全部潰逃,樂陵全境解放。這座古老的城市,歷經磨難,最終又回到人民的手中。
在8年全面抗日戰爭中,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樂陵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后繼,浴血奮戰,與日本侵略軍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取得了偉大勝利,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全縣在八年抗戰中有13775人犧牲,財物損失達582411萬元。 (樂陵市委黨史研究中心供稿)
1944年,樂陵全境解放
1944年9月18日,樂陵解放。當時的樂陵城墻和城門依稀可見。圖為歡迎八路軍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