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津縣故城有二:一是隋代鬲津城,在今樂陵城西南部(今丁塢一帶);二是唐代鬲津城,位于今鹽山縣千童鎮。據《讀史方輿紀要》及《新唐書》載,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分樂陵西境置鬲津縣,大業初年(605年)并入樂陵。唐武德四年,平竇建德,分饒安置鬲津縣(秦千童縣地,漢童鄉縣地),縣治于舊縣鎮(乾隆版《樂陵縣志》:舊縣鎮,故鬲津縣治)。貞觀元年(627年),鬲津縣被并入樂陵縣,自此樂陵擁有今城南城北地域。 《續山東考古錄》所載的“樂陵,后漢青州平原郡樂陵縣,冀州渤海郡重合縣及饒安縣地”即源于此。舊縣鎮及附近村莊,到清代雍正初撥歸鹽山,1947年歸入樂陵縣,1952年又劃歸鹽山縣。 (摘自《樂陵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