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樂陵人,從小吃鮮棗干棗蒸棗醉棗蜜棗、棗泥棗糕棗片,也早就習慣了小棗特有的香甜味,從未想過小棗的味道有什么特點。有一天,與幾位朋友閑聊,一位朋友說,自從五六月份小棗開花開始,棗花的香味便彌漫在棗林之中,每一棵棗樹上都浸滿了濃濃的棗花香味。朋友一句話,忽然勾起了品味小棗香味特點的欲望,也仿佛為找到小棗香味的特點提供了參考。于是乎,靜下心來細細品嘗小棗,回味回想體會小棗的香味,越品越覺得那是一種夾合了果香、蜜香和木香的甜味。
每一種水果都有果香,但是小棗的果香更持久,多數水果不能晾曬成干果,而小棗卻可以,鮮果時的果香和營養毫無損失地保留在干棗里,便有了小棗香甜的果香。蜜香,更是其他鮮果無法比擬的,五月下旬才開始盛開的棗花,帶著濃郁的蜜汁氣息浸潤著整個棗林。“花不爭艷”,綠色的,只有米粒大小的棗花,樸實地散發著芬芳,且半個月不衰敗,用單薄的花瓣承載著厚沉的蜜汁。棗花蜜是棗樹特有的,蜜香也是小棗特有的,當棗花凋謝,棗花蜜的氣味漸淡的時候,小棗開始長大了,與其說是棗花的蜜味漸淡,不如說是小棗將這濃濃的蜜香吸收儲存到了自己體內,讓這蜜香凝結成為棗香的一部分。
剝開棗樹粗糙的樹皮,樹干上同樣散發著淡淡的棗花蜜的香味,不知是棗花蜜的味道入木三分,讓棗樹的一枝一木都浸染了蜜汁的味道,還是棗樹深藏的、內在的、特有的氣息通過棗花綻放出來,讓人間有了棗花蜜的味道。這沉浸在棗樹里面的千年的香味更是賦予了小棗另一種神奇的味道——木香。這木香不僅僅是通過棗樹的枝枝干干散發,更是如臍帶為嬰兒傳送營養一般,直接注入到小棗的心中。在小棗中心,那堅硬的棗核猶如一小段棗木貯留在小棗之中,讓小棗有了特有的木香。品嚼小棗,如果敢下定決心把棗核一起嚼碎,深藏在棗核里的木香便隨著舌頭兩側的味蕾如涓涓細流般滋潤到腦海中,且越嚼越香越有滋味。拿幾顆棗核,放在炭火上炙烤,沒有焦糊味,伴隨裊裊青煙鉆入鼻孔的是燃燒的棗木并夾雜著熬蜜的清香。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小棗的木香,那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且這種意會只有在聞過了棗木的味道之后才能體會得到。
正是小棗的果香蜜香和木香,也讓小棗有了自己的靈氣和地域象征,同樣的靈氣也滋養著這片土地上勤勞樸實的樂陵人。幾乎樂陵人都知道,小棗有三個特點,皮薄、肉厚、核小,其實這三個特點也正如樂陵人的三種風格。皮薄,就是臉皮薄,愛面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會拿出最好的酒最好的菜招待朋友,客人不高興就會很丟面子,這是達禮。核小,就是小心眼,愛計較事。凡事都要做周到細致,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爭上游不得先進不甘心,這是進取。肉厚,就是厚道、實誠,不虛不華。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忠于事業信守承諾,勤奮敦厚不偷奸耍滑,低調樸實,這是誠信。達禮進取誠信的樂陵人帶著特有的棗香順水順風追逐著夢想,讓這棗香飄向了五湖四海。
棗花香,小棗香,棗樹也香,這徜徉在千年棗林里的棗香會讓人在滄桑中品味著甜蜜,在喧囂中體會著淡雅,在斑駁中追尋著希望。仰臥棗林,真的是醉了。□丁小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