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來
喜歡抄書,有時是整本書,有時是一章一段,有時是一句一詞。抄書看似乏味,其實樂趣無窮。
上學的時候,我就開始抄書。原因很簡單,書是借來的,要及時送還,無法多次閱讀,所以我總是起早貪黑抄寫。薄一點的書,我是整本抄寫的,例如席慕蓉的一些書,《無怨的青春》《七里香》《一棵開花的樹》等,不但印刷精美,詩歌也精美,我在抄寫的時候,也總是抄得極其精美,或者在標題處添加好看的小圖案,或者在字里行間穿插幾個特殊符號,以至于日后再次閱讀的時候,便有了“書”一般的感覺。“長大了之后,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一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崗上那靜靜的晚月……”抄寫到這樣近似經典的句式時,我甚至會把這一整頁都用蠟筆涂抹一遍,既便于閱讀,又便于查找。
而厚一些的書就不便于整本抄寫了,例如四大名著,或者一些小說集,第一紙張缺乏,第二時間缺乏,所以只能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當時抄寫最多的是魯迅先生的作品,《野草》《華蓋集》《吶喊》,每每抄寫到重要段落,竟會憤然起身,仿若身臨其境一般,感受著作者的感受,思想著作者的思想。尤其是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記錄了中國從遠古神話開始到清朝小說之間,近千年的歷史,中國小說文化的發展經過和形成歷史,深刻闡明了中國小說的發展道路和發展規律,這本書我是抄寫了接近三分之二,有時候抄寫到后半夜,有時候徹夜不眠,仿佛自己也是一名大作家一般,那股認真勁兒,實在是人生中的一大樂趣。
抄書看起來雖然是一件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的事,但是實際上,卻給我帶來了極大的益處和興趣,為我日后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至于后來,不僅僅局限于抄書,報紙也抄,只要看見好的章段,字詞,都會抄寫下來。我不是一個小氣的人,助人為樂在我眼里是閃著金光的作為,我經常把那些“手抄本”借給同學或者朋友看,當他們看完,并在里面插幾枚樹葉或者剪紙作為書簽,送還給我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感動又欣喜的,感動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和文字的力量,欣喜的是抄書的樂趣,不僅豐富了自己,也豐富了他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購買書籍已經成為一件很普通的事,我也經常去圖書館看書,或者買書,一買就是好幾本。但是,這并沒有改變我抄書的習慣,而且,抄書的本子也變得越來越精美,自帶彩頁或插圖,不用我再隨意涂抹顏色了。一本本好看的小本子裝在抽屜里,或者擺放在書櫥里,和書籍一樣有著珍貴的價值。于是,我便經常手端著咖啡,看著自己多年以來的各種手抄本,陷入回憶之中……
其實,在晉代就開始流行抄書的風尚,更早的漢代、三國時期也有抄書的習慣流傳。實際上,古代在印刷術發明到普及使用之前,書籍的成冊與流傳全靠人力手抄。雖然現在的抄書與古代的抄書有著不同的意義和目的,但是,都是對中國古文化的一種發揚和光大。
抄書有著無窮盡的意義和樂趣,雖然要比讀書慢很多,但是會有充分的時間反復回味,用自己的思想和經歷去設身處地地體會,然后,不但受到啟發和共情,還會長知識,更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歷。
現在,進入網絡時代,我也開始用電腦進行抄書,既快捷又方便查閱。再按照類別,利用電子軟件編制成一本本電子書,真的是意義重大,又其樂無窮。
抄書,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既豐富了生活也豐富了靈魂,更豐滿了時間,同時也提升了人格的趣味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