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 濤
??? “冷飯店”和 “馬戀井”
??? 相傳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拼命趕殺劉秀。劉秀逃至樂陵境后,屯兵太子街 (今郭家街道東風店村),人困馬乏,見街道兩旁店鋪林立,于是決定在此就餐,等飯菜端上來時卻發現坐騎白馬自己奔走,于是劉秀率眾人跟隨,見白馬跑到一口古井邊 (位于今郭家街道南夏村內),徘徊長嘶,似乎想喝井中之水,卻苦于沒有取水工具,正在這時,井口竟然自己傾斜,井水上涌,白馬喝到了井水,眾人見此稱奇,紛紛擁上前去喝水,井水入肚,頓覺侵入脾肺,周身疲憊一掃而光。
??? 劉秀追回坐騎回到剛才的飯店時,卻發現飯菜已涼,于是感嘆:真是個冷飯店!從此,該村更名為冷飯店,古井被后人稱為 “馬戀井”。
??? 注:文革時期,駐村干部陳某將冷飯店村上報更名為東風店。
??? 南夏古井近幾年廢棄,現已被埋,周圍房屋破舊,種有樹木。
“棗王樹”
??? 相傳清乾隆十六年 (公歷 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江南,途經樂陵時,正值棗鄉八月秋日,只見片片棗林,一脈蔥蘢,顆顆小棗,滴滴垂紅,好一派棗鄉風光。乾隆帝好不愜意。
??? 當來到郭家街道棗牌劉村村頭時,只見一棵老棗樹上小棗晶如瑪瑙,亮似珍珠,禁不住垂涎欲滴。遂命侍衛摘取幾顆送入口中,品嘗后頓覺滿嘴生津,大腑甜透,掰開小棗,棗絲金黃,尺余不斷。乾隆帝龍顏大悅,逸性頓生,金口御封此樹為 “金絲棗王”,當即揮筆寫下 “棗王”御匾。鄉親們知道皇上駕到,個個山呼萬歲,伏地謝恩,并將牌匾掛于此樹。從此,乾隆帝欽點樂陵小棗為歲歲貢品。 “棗王”樹至今仍枝繁葉茂,所結果實晶瑩剔透、甘甜如蜜,放入水中即沉入水底,與其他小棗浮在水面不同。 “棗王”牌匾幾經戰亂,如今已下落不明。
??? 注:目前棗牌劉村正在進行兩區同建, 8月份群眾將實現搬遷入住。已聘請德州旅游規劃設計院進行了景點設計,依托千年古棗樹資源、馬頰河故道濕地資源,不久將重建乾隆行宮,打造棗王景點。
(郭家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