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日,到一書法展現場,觀書法大師,揮毫潑墨,筆走春風,力透紙背,龍驤豹變,大氣磅礴,不由為之感嘆。在書法界,凡自成一家者,都有其獨到之處,或一氣呵成,筆勢雄奇,姿態橫生,如得自然之妙,豐筋多力,一字見心;或筆力飄逸,燦若游云,矯若驚龍,筆法雍容古雅、圓渾妍媚、巧奪天工,自然天成;或險中扣穩,有玲瓏飛動之姿,收放有度,運筆獨特,技壓群雄;或下筆風雷,千里陣云,墨如云煙,有連綿環繞之象,氣勢磅礴,流暢生動。
??? 欲“拔萃”需“出類”,有人云,自成一家的書法大師,多為不拘一格者,唯有“出格”的“字”,才能獨立門派,成為藝術。殊不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要“出格”首先需“入格”。如書圣王羲之,他的《蘭亭集序》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其實,王羲之自幼苦練,據說他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王羲之也正是通過鍥而不舍的刻苦練習,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才融會貫通,擺脫了漢魏筆風,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后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 唐書法家懷素和尚的書法寫得很好,尤其是草書,獨領風騷,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稱之為“狂草”,他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得之如此境界,同樣源于苦練的結果。懷素少年時家貧,被家人送到寺廟里當和尚,為的是有口飯吃。生性好學的懷素喜書法,就采摘芭蕉葉當紙,用鍋灰當墨汁,研習書法。為了用芭蕉葉練字,他在園外大量栽種芭蕉。冬日無葉,他就在一塊厚木板上,寫了擦,擦了寫,天長日久,竟然將木板擦穿。
??? 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兆頁并稱“楷書四大家”。他初學王羲之,后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字最好,便吸取兩人之長,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自創“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博得“顏筋柳骨”之美譽。
??? 格,可謂規矩?!叭敫瘛迸c“出格”正如“傳承”與“創新”。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可期之。欲“出格”必先“入格”,創新,必是建立在傳承的基礎上,獨辟蹊徑,取得突破。書法如此,人亦如此。人生需要大膽求突破,活著需要勇敢去創新,年輕需要不拘一格,但“出格”絕非傲氣十足,狂妄自大,“出格”不是無知者無畏,更不是投機取巧或歪打正著。正如一個人有深厚的理論素養,豐富的知識內蘊,成熟的思辨能力就有了膽氣。凡“出格”者,無不源于真學識、真本領,是致于學、立于勤、得于恒、植于博、專于精的結果。
??? 天下本“無格”,凡事都是在“無格”中“入格”,在“入格”中“升格”,最終才能在游刃有余中自由“出格”。(郭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