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蕊 李亞紅 王君平
??? 在社會急救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政府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這是合理的。但是,準入門檻打開了,監管不可缺位。
??? 過去的2015年,有關急救車的新聞頻繁見諸報端。據不完全統計,引發公眾大討論的此類事件就有十幾起,而關于急救車的“紅與黑”不斷拷問著現行急救管理制度和水平。
??? 2015年8月8日,云南省昆明市發生一起救護車被砸事件,據工作人員稱,他們從保山運送一名因爆炸受傷的重癥小伙到昆明的一家醫院救治,在準備轉回保山時,被長期駐扎在醫院的黑救護車人員堵住,在救護車駛離醫院的路上,被兩輛車和一群不明身份的男子攔住,將救護車司機和一名女性工作人員帶進了一條小巷,打砸了救護車后離開了現場。工作人員懷疑是因為他們影響到了黑救護車的生意,才被報復和恐嚇。
??? 2015年6月17日,長沙芙蓉交警大隊民警在湘雅附二醫院路段巡邏時,查獲一臺非法改裝的“黑救護車”。從外表看,這臺“黑救護車”與真救護車并無兩樣。車上不僅安裝有救護標志燈具和LOGO,還安裝了警報器。打開車門,稍顯擁擠的車廂里擺放著救護床、聽診器和一些醫療藥物,散發著刺鼻的異味。民警依法對該“黑救護車”查封,駕駛員被罰款4500元。
??? 2013年10月31日,陜西省210國道清澗縣境內,一輛接送孕婦的救護車與半掛貨車相撞,救護車上6人中,司機、孕婦的婆婆及一名親友當場身亡,孕婦和腹中男嬰也沒能保住,一名醫生離世、一名護士重傷。事后,清澗縣醫院院長王洋被停職,醫院的黑救護車也進入縣紀委調查人員視線中。就在日前,清澗縣醫院院長王洋犯玩忽職守罪,清澗縣交警大隊城區中隊長邢偉犯濫用職權罪二審宣判,均免予刑事處罰。但時任清澗縣交警大隊大隊長白云強的仕途并未受到影響,現任清澗縣文體廣電局局長。
??? ……
??? “999急救門”,120“搶活”或推諉、急救車“天價收費”……公眾諸多疑問不該成謎。記者一個月來深入采訪急救中心、醫院、病患家屬,找尋急救車難“救急”背后的癥結。發現急救車運送的病人90%非急癥、車輛“身份歸屬”復雜、急救收費亂象多。要解決這三個問題,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
??? 急救車不“救急”:90%非急癥“資源利用不當”
??? 急救車不夠及時,這是急救系統備受關注的問題之一。記者調查發現,急救車不及時的背后,不僅是急救車數量、急救人才數量等“硬件”缺失的客觀因素,更重要的是資源利用的不當。
??? 按照1994年發布的《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的要求,每5萬人需要配備一輛救護車,但隨著城市人口膨脹,很多地方數量已遠遠跟不上。“更嚴重的是,急救車救的90%以上不是真正需要急救車的病人。”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宗浩說,在急救車資源緊張、隨車醫生和護士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多數地區又缺乏對緊急和非緊急出車的有效區分,這就使得資源未能有效投射在最需要急救資源的病人身上。
??? 據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劉紅梅介紹,每天北京急救中心調度平臺電話的呼入量在6000多次,受理量約1200次,派出急救車的數量900次左右,派車的這部分中,到現場后進行醫學處置的不足30%,“在30%的醫療救治率中,危重病人不到一半”。也就是說只要有病情,給急救中心打來電話,急救中心就不能拒絕。因此,這種需求在無限制地膨脹。
??? 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主任朱勤忠表示,出院、轉院等非急救用車在120呼叫用車中比例高,占用了急救資源,也加劇了高峰時間120呼叫用車難、等候時間長的矛盾。
??? 劉紅梅等專家建議,借鑒境外的經驗,將醫療救助分層分類、減少資源浪費,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在硬件提升、借鑒國際標準增加救護車配備的同時,還應提升軟件,建立長效綜合救援體制,對急救車上藥品和設備的配置等進行細化的規定,培養人才的綜合救援能力。
??? “搶活”或推諉:“身份歸屬”復雜 亟待統一管理
??? 在全國多數地方,120急救中心僅僅作為一個信息平臺存在,救護車、急救醫療人員都屬于各具體醫療機構,有的甚至還把急救中心設在一些大的醫院。這些名義上受“120統一指揮調度”的急救車,本質上則是“掛靠”大醫院,出急救任務時,優先將病人往自己醫院里拉也就“不足為奇”了。
??? 2015年12月,眾多媒體披露稱,一名南航患病乘客被999急救車繞遠路送往“999急救中心”醫院。此次“999急救門”事件,則讓另外一種“身份之爭”進入到公眾視野之中。
??? 記者了解到,北京是目前全國少有的有兩個急救系統的城市。一是北京市計生委直屬的北京市急救中心120,二是北京市紅十字會下屬事業單位999急救中心。與120只負責院前急救不同,999兼具院前急救和院內救治兩個功能。多年來,999“前車后院”的模式屢屢被質疑“搶著把病人往自家醫院里拉。”
??? 事實上,“急救門”前,已有至少兩起訴訟直指急救車將傷者送至自己系統的搶救中心造成嚴重后果。一位資深急救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雖說999和120一定程度上構成了競爭,彌補了院前急救的不足,但是搶病人不利于醫療資源合理分配。
??? 《人民日報》評論認為,此次“999急救門”事件暴露出我國院前急救的諸多問題。由于政府投入十分有限,我國急救力量遠遠不夠,難以滿足救治生命的需要。院前醫療急救呼叫滿足率是一項重要指標,即急救呼叫滿足次數與呼叫次數的比值。在發達國家,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呼叫滿足率標準多在95%以上。北京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呼叫滿足率還不到90%,其他城市可想而知。在社會急救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政府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這是合理的。但是,準入門檻打開了,監管不可缺位。即便是民營急救機構,也不能以營利為目的,更不能暗中進行關聯交易。在美國,無論是民營的救護車還是政府的救護車,都可以通過政府對急救運輸的購買,實現各自的利益。社會資本既彌補政府投入不足,又在救死扶傷的準則下保證效率。
??? 高價“救命車”:少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不合理收費
??? 9公里急救全程出30份心電圖、一次院前急救收費20多項6000多元……近年來,有關急救車亂收費、高收費的報道屢有曝出。
??? 記者采訪了解到,我國大部分地區實行急救車有償服務,各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收費也不一樣。大部分城市正規120急救車收費包括車費和治療費,這其中,醫療設備、藥品等治療費是“大頭”,也最容易隱藏貓兒膩。
??? 江蘇一名患者被急救過程中,100公里竟被收費3600元。更為蹊蹺的是,救護方出具的發票上不是3600元而是1600元。對于“不翼而飛”的2000元,始終沒有明確解釋。
??? 這樣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急救案例,是急救收費亂象的一個縮影。個別急救人員利用家屬著急救人心理,私自增加急救項目,從中漁利。而類似案例一再出現,不僅暴露了個別醫護人員職業操守低,也凸顯了監管不力和標準模糊。
??? 此外,現行急救收費標準也引發公眾討論。一些百姓認為,急救應當遵循醫療的公益屬性,避免給人“一切向錢看”的印象。
??? 有關專家指出,急救車高收費的背后,是急救診療收費不透明和急救服務的公益性定位模糊。
??? 李宗浩等專家建議,政府應大力發展和規范急救服務,不斷完善醫療急救網絡,加強對醫療急救行業的監管。在公立醫院、急救中心的救護車數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考慮開放救護市場,讓更多可靠的社會資本進入急救領域,特別是承擔類似病人出院轉送等醫療技術含量不高的業務,分擔急救資源被非急救患者占用的壓力,使之成為正規急救的有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