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協委員、臨邑師范學校教師 鄭曉榮
??? 孔子被尊奉為“至圣先師”“千古圣人”,一方面是他在教育事業上垂訓千古,并且在晚年修訂了“六經”,上承了夏商周豐富的文化脈絡。另一方面在于他開創而逐漸完善的儒家思想下啟了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如果說盤古開天辟地,那么孔子就開辟了中華文化之路。對千古一圣我們頂禮膜拜之余,自然心生高不可攀之感,拋開他放之幾千年而皆準的教育思想不談,僅是他儒學中的“殺身成仁”、“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等凜然正氣,就為后人自塑了一個遠離世俗、專務高深的楷模形象。
??? 那么,孔子給我們的印象應該是一個板著面孔不食人間煙火的老學究。甚至有人說,中國人虛偽、說謊是孔子造成的,因為他給我們定的行為準則太高了,我們做不到,所以集體撒謊。孔子這個板子挨得是不是太冤了?果真如此嗎?
??? 孔子堅持“述而不作”,一生沒有著述,有關政治活動,在《左傳》中有記載,他的言行、家世在《禮記》《周易》《春秋》《孔子家語》等書中有記載。他的較系統的思想,基本由《論語》表現出來。《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在他去世后編的,包括孔子的講話、答弟子問、答統治者問及弟子之間的言論。他的言行由弟子們寫出來更真實,在《論語》里有許多脫口而出的大實話、玩笑話、罵人的話,這很有利于我們走近和我們一樣有喜怒哀樂、有私心有人情味的凡人化的孔子。
??? 先看他的學生對他的畫像:“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論語·述而》)即內心溫和外表嚴厲,有威儀而不兇惡,莊重而安詳。這是一副不怒自威、不笑而慈的面相,絕不令人望而生畏。他的學生描述他為人的態度是“溫良恭儉讓”,即 溫和、慈善、恭敬、節儉、寬容。完全是中規中矩的行為準則,沒有居高臨下的圣人架子。
??? 再看他的性情:
??? 子貢問孔子,人死了還有知覺嗎?孔子說,等你死了就知道了。周游列國時在陳地絕糧,學生餓得站不起來,子路有點埋怨孔子,說“君子也有窮途末路的時候嗎?”孔子說:“這種情況我認了,但要是小人會胡作非為的。”還有一次,有人說孔子,你多么偉大呀,學識淵博可惜沒有一技之長來成名。孔子回頭對學生做出無可奈何的表情說,我做什么呢?當車夫還是當射手?還是當車夫吧。強詞也好,自嘲也罷,毋庸置疑的是孔子是隨和而幽默的人。
??? 孔子去拜見南子(南子是衛國國君的夫人,淫亂和殘暴)時曾與她隔著帳子見面,子路為此不高興而指責他,孔子就發誓說,我如果做了錯事,上天會厭棄我的!我想那時他一定漲紅了臉。和自己的學生對天發誓,很有孩子氣的天真。
??? 顏回死后,弟子們想厚葬,孔子沒有攔住,他很自責地對著顏回的牌位說:“我沒有像對待我兒子一樣對待你。”又簡直是一個慈父。
??? 在匡地時,被追得和弟子失散了,顏淵找到他時,孔子說:“我以為你死了。”顏淵說:“有你在,我哪敢死。”可見,孔子并沒有像后人指責的那樣嚴格奉行師道尊嚴。
??? 宰予說守三年喪時間太長,耽誤大事,孔子說,你覺得安心就守一年。事后他和其他學生說,老人養一個小孩起碼抱三年,孩子當然該守三年喪,宰予這樣想不仁義。樊遲問怎樣種莊稼,孔子說不知道,事后他說,真沒有出息。類似事情他不會當面指責學生,貌似很人道,但是不是有當面不說背后再說之嫌?
??? 有一次他的朋友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孔子來。這是很傲慢、不尊重人的坐姿。孔子說:“你小時候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出息,老了還不死,真是一個害人精!”一面說,一面還用拐杖敲打原壤的腿。有一天還罵自己的學生朽木不可雕,也罵過“始作俑”者無后人,這又是率真的性情。
??? 學生問他,一個仁者掉到井里了,跳下去救嗎?孔子說,為什么跳?不必做無謂的犧牲。所以,孔子的“殺身成仁”是有條件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不顧實際情況一味舍己救人是孔子不提倡的。
??? 孔子也求利,他說:“財富如果可求,即使讓我給別人當車夫我也愿意。”還說:“不義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講的是生財有道的道理,并沒有清高到談錢即小人。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誰把他們贖出來,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后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孔子說:“賜呀,你采取的不是好辦法。從今以后,魯國人就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了。”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答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說:“這下子魯國人一定會勇于救落水者了。”這里的求利是為了利人,視金錢為糞土有時也許是不正確的。
???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論語·子路》)在情與法面前,他選擇了情,不提倡大義滅親,因為儒家以孝道立德,如果兒子告發父親就是不孝。如此看來, 孔子是人情味高于一切。
??? 不再列舉了,孔子是一個性情中人,既嚴肅又活潑,既講究又隨便,既有原則,又通達事理人情,既有常人的可愛性情,又有常人所不具備的作為圣人的優秀品質。作為學者,他學識淵博、誠實自信;作為導師,他誨人不倦、循循善誘;作為君子,他謹守禮制、執著堅毅。無論是以古代還是今天的標準來衡量,孔子都是一個可愛、可親、可敬,一個有抱負、有情趣的人,其人格具有很大的魅力。
??? 讀一讀《論語》,該不會再指責孔子為我們定的行為準則太高了吧。其實,他的儒學本來就扎根于現實生活,并沒有遠離世俗人情。幾千年來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根據時代需求尊過孔,更貶過孔,儒學也幾經起伏,原因之一在于人們對孔子及其開創的儒學有曲解和“掛高”之處。筆者以為,目前的儒學復興運動,當務之急是恢復孔子及其儒學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