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么模樣?30歲以前,別說是找到答案,我連想都沒想過這個問題。看到周圍的同齡人,時不時戴著復古眼鏡,唱著《老男孩》,喟嘆時光的流逝,感慨“初老癥”的煩惱,我才意識到,不少人的青春已然成了“奢侈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胎記”。回首過去,文學是我最深的青春記憶。學生時代簡單而美好,只有兩個字:讀書。我學的是中文專業,不看書怎么行呢?導師的督促,更讓我感到時間的緊迫。哪怕是吃飯的碎片時間,我也愿意用來品讀一首小詞;哪怕是在宿舍和教學樓之間穿行的短暫片刻,我也愿意用來回味一段經典。慢慢地,這成為一種習慣,不管有沒有人催,只要一天不讀書,就像沒過日子一樣,心中總是空落落的。
之所以鐘情于文學,更是因為它有一股讓人從庸常生活中超拔而出的力量。坐在北京大學的圖書館里,和館前那一排銀杏樹朝夕相對,互相印證著成長和成熟;坐在劍橋大學的圖書館里,抱著厚厚的《劍橋中國文學史》,深切地體會著中國古典詩詞的文化魅力。紛紛擾擾的平凡生活中,文學就像一縷清風,能讓人的心靈歸于平靜。
擁有一份寧靜,才能更好地思考。正如一句話所說的,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從倫敦的大英圖書館,到圣彼得堡的東方研究院,再到臺北的歷史文獻館……我很慶幸,在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時間里,邂逅了文學,并學會了思考。無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文學世界里,“求索”都是我生命的一個主題。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讓自己多見見世面,多濡染世界的豐富多彩,多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對我自己來說,這是一段讓生命寬度為之廣闊的追尋;對我的青春而言,這是一份不悔初衷的執著和堅定。
如今,我已完成博士學業,回到了熱愛的家鄉。為了有更多時間、更加專注,我放棄了相對穩定的教師工作,走上了更具挑戰性的文學創作之路。周圍不少人都說,文學創作太苦太累,又沒有穩定的收入,即便寫出來了,也不一定有讀者、知音。朋友們的規勸確實是好意,可哪個職業不苦不累?人不都是要努力過、付出過,摔過跤、流過淚,才有可能收獲成功嗎?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說:“凡是新的事情在起頭總是這樣,起初熱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為他已經明白,不經過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過這番痛苦。”不因坎坷而畏懼,不因困難而停步,這不正是青春應有的樣子嗎?
青春并非年輕人的“專利”。一位作家有言,青春不是年齡,而是心境。年紀再大,只要懷揣著“欲上青天攬明月”的壯志,抱著“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豪邁,有著“老夫聊發少年狂”的灑脫,這樣的人生,永遠都洋溢著青春。想來,依舊是那句話:心中有理想在,便有花兒綻放。□張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