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涌
北方城市冬天的室內是個大溫室,熱騰騰的暖氣恒溫呵護著每個人。春天暖氣停供,乍暖還寒,窗外卻已春意喧騰。人們告別風雨無虞的“溫室”,裹緊衣服走出去迎接晝夜溫差的挑戰。大家心里都明白:不從最安全穩妥的地方走出去,就會錯過最有生命力的風景。
近來流行的“舒適區”概念,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某些心理狀態、行為習慣或者生活模式,會讓人置身其中感到舒適,就像冬天的暖氣房和早起的被窩,讓人不舍離去。“舒適區”是構建自我認知的護城河,是放松心情的避風港,但如果想要獲得人生更大的精進,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是必要的,否則不說無限風光在險峰,連紅杏枝頭春意鬧也要錯過了。
寫作也有“舒適區”。熟悉的題材,慣用的套路,輕車熟路的遣詞造句,四平八穩的精神內核,構成了寫作者文學的“安樂窩”。倘若還有一些贊美和榮譽加身,撐起了門面,那就更是“金窩”了。高臥“窩”中,批量高效地生產面目熟悉的文字,很容易有“下筆如有神”的“高產”快感。然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種自我重復在讀者看來洞若觀火,作者本人卻常常并不自知。
某些意義上講,擁有一套可以“隨時入住”的“安樂窩”,未嘗不是寫作者的一種機巧和榮譽。但沉湎于舒適區里的四平八穩,也扼殺了寫作的更多可能性——更何況,有的“舒適區”是否有長久駐足的價值,有的“自我”是否有長期重復的價值,還很難說。若是已卓然成家,舒適區從“安樂窩”變成文學的城堡,或許還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余地,但這畢竟只屬于少數人。在我看來,對自我重復的毫無自覺,和對既得技巧的過分沉迷,實在是有一定功底的寫作者最容易陷入的泥潭。
文學,是文字的創造性運用,是一種探險。于未走過處開出新路,才是生命力之源。而在舒適區內原地踏步,則更像是“生產”而非“創作”——既無所“創”,“作”從何來?敢于丟掉爛熟的套路,才能擁抱更多的朝氣與活力。趁著這個春天,走出氣悶的“舒適區”,讓文字也一起歡騰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