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珍子
20多年前,美國紐約第六大道和格林尼治大道的交會處,一滴牛奶掉進黑咖啡——白人米切爾·鄧奈爾跟一群黑人混在一起,擺攤、聊天、幫他們應對警察。
那時,除了種族、階級,新柵欄正在美國大城市崛起,賺錢多少、文化背景差異也開始隔離人群。鄧奈爾是位社會學家,中產、高知、白皮膚,他試圖進入的人行道群體,大部分赤貧、文盲、無家可歸。然而數年之后,這滴白得扎眼的牛奶,和那杯黑得嚇人的咖啡,融合出美妙的味道——《人行道王國》。
不久前,這本書第一次引進中國。停在書中那座大都市的繁華路口,我嗅到煎餅的蔥香,看見菜攤的琳瑯,觸摸到冬日里地鐵站外大媽手臂上的圍巾絨毛。是的,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有些故事,注定屬于世界。
大可不必被這本書“社會學經典著作”的美譽嚇退,以為深刻就是晦澀,沒有一種學科應該是高高在上的,不管研究的是星星還是塵埃,區別只在于我們感不感興趣,離得有多近。
距離最近的時候,鄧奈爾就是人行道群體的一員。
“幫我保管一下,如果晚上我來找你要,別給我。”雜志攤販羅恩把50美元交給鄧奈爾,怕自己一旦去買毒品,就會把所有錢花光。
距離最近的時候,人行道上的人也是鄧奈爾們的一員。他邀請書販哈基姆到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的社會學系,共同為本科生授課。
看攤兒的時候,鄧奈爾一手抄一本法律文獻,拒絕警察違法執法。訪談的時候,他也會直接指著馬路對面的招牌,問攤販認不認識“餐廳”倆字。
他不是任何人的朋友,也不是任何人的敵人,他尊重每一個研究對象,忠于田野調查的研究方法和獨立的價值判斷,這讓他的觀察始終保持著一種“不去干涉”和“不被影響”的狀態。在他看來,同吃同住同勞動能深入了解研究對象,但要小心,不要被細節誤導。
所以,這本書里有流浪漢調戲金發美女,有紐約市立法變遷細節,也有社會控制策略探討。你想被底層的互助故事擊中,想了解社會群體隨政治、經濟不斷演化重構的過程,想思考你家樓下那條街到底怎么搞才能更宜居……都可以讀讀這本書。它還包含了一位人行道“公共人物”自己撰寫的“后記”,談到解開恐懼和偏見,需要尊重與傾聽。
在書中的紐約,城市管理者一度為“乞討者”“露宿者”“無照小商販”感到頭疼,新政、新法頻頻出招。地鐵站不許亂睡,街上不許排泄,擺在人行道上的小攤需要尺寸合規的桌子——除了刊物,別的不許賣。是啊,當你走進紐約地鐵的洗手間,看見一群黑哥正在水池里沖洗下體,馬桶格擋里傳來男女呻吟聲,作為一個體面人,你會不會希望“有人管管”。
然而,“管”的目標到底是什么?書中提供的經驗和結論表明,“禁止乞討”“立法反對垃圾箱撿拾”“減少人行道擺攤空間”——想當然地去摧毀他們生存鏈條中的重要環節,并不能讓他們消失。這個“王國”有著強烈的“求生”欲望和“進化”能力,比起驅逐他們,讓他們中不少人走向更違背社會公序的道路,不如尊重以待之,讓他們逐漸打開“王國”圍墻,接受平等的教育、溝通、鼓勵,與這個社會大多數公民一樣,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
一座城市在消化著營養過剩的資源時,也該有肚量,容納任何人對更好生活的追求。紐約允許乞討、擺攤和拾荒,書中的癮君子羅恩,就還有力量和惡習交戰,有機會自食其力,不會傷害他人,不會一墮到底。
鄧奈爾如今是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系主任,不知他書里的人行道王國現在怎么樣了。畢竟互聯網都30歲了,那個靠販賣廢舊書報、過期雜志還能養活過一整條“人行道”的時代不復存在了。
依然存在的,是那些從不同起跑線沖出的,同樣的生之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