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式憲
???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這部新片的可貴之處,不止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開掘及其敘述樣態上有了新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主創者是懷著真摯的人文情懷、蘸著滾燙的歷史激情投入創作的。而在落筆時,竟又是這樣的大氣、凝重,透過具有記錄式的歷史現場感的鏡像敘事,含納著歷史自身悲劇性的陣陣痛楚,娓娓道來,舉重若輕地為我們塑造了“這一個”親民愛民的周恩來總理的典型藝術形象,聳立起一座人民總理崇高人格的豐碑。
??? 上世紀60年代初,全民陷于大饑饉的災難歲月,是他,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歷史沉重的閘門;是他,率先深入農村基層、蹲點調研、體察民情,與革命老區的鄉親們展開了心靈對話;是他,抓矛盾一把牽住牛鼻子、捉住了歷史沉疴的癥結,和人民站在一起,將當年遭到浮夸風侵蝕而幾近崩潰的農村經濟導向了一個新的方向,有力地推動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 就影片《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總體的藝術構思和布局而言,它在歷史敘事上呈現出這樣兩個清晰的支點,其一,叩開歷史創痛之門,以思想者銳利的筆鋒,將我們引回到那一段沉重而不容回避、也不應忘卻的歷史。當年,我們遭遇到的那一場躲不過去的歷史磨難,誠然是有其必然性的——外有蘇聯逼債,內有天災三分、人禍七分,尤其是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萬歲的政策失誤,導致全國的黎民百姓陷于大饑饉。而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便是:“民以食為天”,這是天一般大的政治。周總理風塵仆仆來到河北武安縣伯延公社考察,如此平常的四個晝與夜,就是要摸清造成這場大饑荒的歷史底線,而他碰到的矛盾就是鄉親們起初諱言真相。然而,總理卻默默地體察著民情民心,與農民在田間、炕頭、小院、村路上閑話家常,傾聽人民的心聲;還跟大家擠在一起啃著“代食窩窩頭”、喝著樹皮草根的糊糊而直接切入“吃”與“餓”的問題。誠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到了座談會上,因張二廷“開炮”,總理帶頭鼓掌,老支書郭百歲隨之響應,大家伙終于掏心窩子地道出了災年與饑荒的真相。面對此情此景,總理也掏心窩子地回應了一句:“我來晚了,我這個總理不稱職啊!”每每看到這里,讓我們這些經歷過那一段歷史創痛的人,無不熱淚盈眶,心靈深受震撼。
??? 其二是開啟心靈之窗,著力展現出周總理憂天下之憂的偉大胸襟,而人民竟是如此的通情達理,為國分憂,共度時艱,領袖與人民竟是如此的心心相印。該片采用散文體的敘事結構,把通常形態的戲劇性降低到最小的幅度,憑借著從現實生活里發現的眾多感人的真實細節,而讓歷史的詩意不著痕跡地一點點升華到美的境界,堪稱于細節中見精神。不妨說,影片的主創者在投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時是不屑于墨守成規而敢于挑戰自我的,他們張揚了一種創新型的敘事智慧,透過一位攝影記者緊緊跟隨總理到基層考察的腳步,不斷按動快門,咔嚓咔嚓地留下了這四個晝與夜里既平凡又永垂青史的若干定格照片,而這位記者深情的畫外旁白,作為歷史的見證,則一層深一層地揭示出歷史的真切軌跡。是的,我們忘不了總理那深鎖的濃眉和嚴峻的目光,忘不了總理屹立在狂風暴雨中憂國憂民的偉岸形象。尤其忘不了的一場戲是,那位當年擁軍支前的模范,如今已是滿頭銀發的連弟奶奶,她特地為總理做了一碗當地風味的拽面,當總理得知這竟是老奶奶賣掉自己的棺材板換來的,內心不覺隱隱作痛,但為了不傷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只得強忍悲楚一口口吞食下去(臨離別村子時總理則派人送了錢去給老奶奶)。到影片高潮,宣布解散公共食堂,總理在村子里狹小的廣播室內對著話筒對鄉親們說出了一番肺腑之言:“由于我們缺乏調查研究,使得大家受了苦,吃不飽飯,我們應該向大家道歉……”何等沉重的道歉、何等真切的情懷!
??? 觀看新片《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由衷地感到振奮,該片敢于觸碰歷史的創痛,標示著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的電影藝術家在書寫歷史時,已然漸趨大度和成熟,并以其悲劇性的敘事智慧對歷史作出了詩意的提升,也為我們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的創作帶來了有益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