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的修車鋪,指的是自行車修車鋪。如果是修理汽車的地方,那該是流行的4S店了。它兼顧美容,檢修,傳聞說還負責開具假發票。那是另一個所在。
??? 我騎自行車的歷史,已在20年以上。曾經給我的自行車行車里程,算過一筆賬。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我的那輛破舊自行車,已經馱著我,走了十幾萬公里。
??? 我一直對我的銹跡斑斑的自行車,充滿敬意。我一直以一個騎車人,而自豪。但近年以來,似乎有了這樣的疑問:自行車還能騎多久?
??? 當然,這其中并沒有面子的問題。我從來都是笑對騎車寒酸的譏諷。原因只有一個:自行車修車鋪,越來越少了。
??? 對騎車人來說,遠遠望見街頭,高掛著的自行車車胎,該是多么幸福的事。高掛著的車胎,那是修車鋪的標志,有點像店面的招牌。看見它,騎車人就會放心;看見它,車子出了毛病的騎車人,就會油然而生一種親切。
??? 記憶中,十幾二十幾年前,縣城的規模還不大,縮在一
??? 個大圈圩里。三縱兩橫的街道上,隔不遠就有一個修
??? 車鋪。比如人民路上,我記得不到2公里的距離,就石有至少4個。南北的解放路上,也該有五六個。這些家友修車鋪,多是年紀大一點的人所開,補胎,更換零件,
??? 兼顧免費打氣。通常,一個放滿工具的木制箱子,一
??? 盆水,一個小板凳,兩條廢棄車胎高高掛,就是全部
??? 的家當。
??? 那時候的騎車人,推車出門,總是很淡定。車胎扎破了,推不遠就能補;零件晃蕩丟了,走不遠就能換上。方便,快捷,真有點今天互聯網的意思。
??? 后來,縣城規模快速擴張,拆除了圈圩,幾縱幾橫的街道,向兩頭延伸。而且又多了相互連接的街道。但不知不覺中,修車鋪并沒有緊跟著安營扎寨,反而越來越少了。以人民路為例。還是原來的那個距離,只在東路的中行附近,還有一個堅守著,另外3個已不見了蹤影。新的解放路上,自南而北,該有3公里還多的路程,但好像只在大十字街北側,還有老倆口,支撐著一個修車鋪。
??? 這時候,騎車人推車出門,再也淡定不起來了,多了的是擔心。擔心車胎破了,擔心零件掉了,擔心突然爆胎了,而找不到修車人。于是,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騎自行車不是方便,而是自尋煩惱;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自行車,改乘電動車、摩托車和小汽車。
??? 自行車是一種綠色出行工具。環境污染形勢越來越嚴峻,越需要自行車來個緩沖。因此,在很多大城市,在一些發達國家,騎自行車,已成不少人的時尚。但在這個皖北縣城,自行車正在式微。這,跟社會潮流的大勢,很不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