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是好久沒有認真讀一本書了。如今網絡文學大興其道,推動了“方便面式文化”,方便面雖能果腹,但沒有營養,甚至能致病,是垃圾食品。“方便面文化”也是這樣,多讀無益,甚至帶來“負能量”,我承認我不是圣人,也算不上一個純粹的文化人,我平時也習慣于網上搜搜新聞,讀讀電子版的報紙,偶爾看看小說,混然感覺不到紙質書的存在。書房的案幾上盡管放了幾本書,也早已落滿灰塵,許久不去觸它。緣于領導讓我們寫一篇讀書心得的機會,我拂去塵埃,尋了一本《于丹<論語>心得》,聞著書香,重新感受圣人的光輝,靈魂受到了洗禮,我似乎在于丹那抑揚頓挫的腔調里,享受一種思想折射的美感,拋卻了往日復制粘貼的浮華,我仿佛回歸了大自然,回歸到中國儒學的本真,才有幸寫下這篇我的讀書筆記。
??? 《論語》,簡單明了語言卻蘊含著萬物之成理,人間正道。孔圣人一直為理想奔波,生前寂寞死后卻被各個時代熱議推崇。有一種力量叫做仁者無敵,穿越千年傳遞的今天,至今仍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很溫暖。安貧樂道,在現代人眼中頗有些不思進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競爭面前,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著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志。 但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并且調整與他人的關系。那么,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為人呢?
??? 我們理合務鎮是一個小鄉鎮,經濟相對落后,離著縣城遠,有時候我們也會抱怨,覺得生活虧待了自己,而孔子一句“安貧樂道”讓我醍醐頓開,心態平和了許多,仔細想想,我在這樣的工作單位,是否同樣能夠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是否能夠不讓每一寸光陰虛度,認清現實,準確定位,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比在抱怨中無所事事要有意義的多。到了辦公室工作以后,我的心態一直不是很好,覺得自己資格老,再干這些零雜的事,不能安心做自己喜歡的宣傳工作,總有情緒,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后,我試著去適應整個環境,調試自己的心態,忙忙碌碌中為能完成領導交給我的工作任務感到欣慰,尤其得到領導的認可或表揚時,我真是感覺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 什么叫“半部《論語》治天下”?有時候學一個字兩個字,就夠用一輩子了。這才是真正的圣人,他不會讓你記住那么多,有時候記住一個字就夠了。 孔子的學生曾子也曾經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說我老師這一輩子學問的精華,就是“忠恕”這兩個字了。簡單地說,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時要想到別人。拓展一點說,“恕”字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盡量寬容。但是,真正做到寬容談何容易。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本來已經過去了,而我們還是老在那兒想,這么可惡的事,我怎么能原諒它呢?然后就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遭遇失業,婚變,朋友背叛,親人離去等等這些事情。由忠恕兩個字,我想到了我們的為人之道,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我們在工作中肯定也會遇到這樣或是那樣的矛盾,用好“忠、恕”兩個字很重要,由這兩個字,我想到了我們黃書記提到的“公、忠、聽”三個字,我們在一起工作就是一個團隊,一個團隊必須講究團結,這要求我們必須對上級做到服從,同志們之間相互配合協作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好的集體,才能把我們的能量發揮到最大。孔子他老人家在兩千多年前一句話到現在還有這么重要的現實意義。
??? 其實,《論語》告訴我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大家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一個是“仁”字。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畢恭畢敬地去問老師什么叫仁?老師只告訴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樊遲又問什么叫智?老師說:“知人。”了解別人就叫智慧。 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就這么簡單。 那么,怎樣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呢? 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意思就是 你自己想有所樹立,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有所樹立;你自己想實現理想馬上就會想到也要幫助別人實現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隨著黨的群眾路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做為一個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服務”這個宗旨是不是為孔子的“仁愛”思想做了一個最好的注腳呢!我想千年之后,儒家思想直到現代依然熠熠生輝……
??? 實際上,孔子也罷,莊子也罷,陶淵明、蘇東坡直至泰戈爾,古今中外圣賢的意義是什么呢?就是用他們對生活的體驗,總結出一些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的道理。 這些道理不是那些磚頭一樣的典籍,讓你要拿著放大鏡,翻著《辭海》非常吃力地去參悟一輩子。真正的圣賢不會端著架子、板著面孔說話。他們把活潑潑的人生經驗,穿越滄桑,傳遞到今天,讓我們仍然覺得溫暖;而他們在千古之前,緘默地微笑著、注視著,看我們仍然在他們的言論中受益而已。
??? 品著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好似品一杯至美的好茶,水至淳,茶至香,濾過雜質,觸及心靈,論語給我們帶來的心靈的溫度,不燙手亦不冰冷…… (理合務鎮 葛 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