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官是一時一地之事,朋友是一生一世之事,人生交友是良是莠甚為重要。蘇軾善于細微處識人一直被傳為美談,其識人方式被后世引為典范。 蘇軾考察朋友,流傳頗廣的有這樣兩件事:謝景溫原來和蘇軾關系不錯,有一次兩人在郊外行走,一只受傷的小鳥從樹上掉下來,謝景溫抬腿就把這只小鳥踢到一旁。他這個看似漫不經心的動作,讓蘇軾心涼半截:這一定是個輕賤生命、損人利己之徒,不可深交。謝景溫的妹妹是王安石的弟媳,所以他深得王安石的重用,王安石為相,提拔他任侍御史知雜事一職,他見王安石與蘇軾不和,為討好王安石,便加害蘇軾,誣陷蘇軾運售私鹽,企圖將蘇軾治罪。其利己而不惜損人的劣行,印證了蘇軾的判斷。 宋人曾慥撰寫的筆記《高齋漫錄》中記載了一則軼事,更能說明蘇軾由細節看透章惇。蘇軾與章惇曾同在朝中,蘇軾出任鳳翔府節度判 官時,章惇任商州令。一次,兩人在山 中游玩,游到仙游潭的時候,前面是懸崖 峭壁,只有一根獨木橋相通,獨木橋下深 淵萬丈,章惇提出讓蘇軾過橋,在絕壁上 留下墨跡,蘇軾不敢。章惇神色平靜地 輕松走過,用繩子系在樹上,以玩雜技般 的高難度手法在陡峭的石壁上寫了“蘇軾 章某來此”幾個字,蘇軾不由撫著他的背 長嘆:“能自拼命者能殺人也!”章惇大 笑。蘇軾認為,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他也不會珍惜別人的生命。就是這位章惇, 后來當上宰相,大權在握,整治政敵毫不 手軟,他甚至提出掘開司馬光的墳墓,暴 骨鞭尸。他因與蘇軾政見不合,對蘇軾也 大下辣手,把蘇軾貶到偏遠的惠州。蘇軾 在惠州以苦為樂,寫詩曰:“為報詩人春 睡足,道人輕打五更鐘。”詩傳到京城, 章惇睡不著覺了,他嫌蘇軾在逆境中也能 這么逍遙,就再貶他到更偏遠的儋州(今 屬海南)。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島是僅 比滿門抄斬罪減一等的事,由此可見章惇 心術之狠。《宋史》以章惇錄入《奸臣傳》,可見其為人所不齒。 蘇軾固然善于識人,很早就看出此二人不可深交,最終還是被此二人害得不輕。相比之下,唐朝的郭子儀比他可就高明多了。 郭子儀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一等功臣,備受唐肅宗的贊賞,被封為汾陽王,受到百官擁戴。郭子儀官爵升、待遇漲,不僅妻妾成群,前來拜訪的官員也特別多。每次見客,都有一大群妻妾相陪。一次,家人稟報,有個叫盧杞的求見。郭子儀聽后,馬上收斂笑容,屏退所有侍妾。留在郭子儀身邊的幾個兒子都大惑不解:“以往父親見客,總是妻妾在側,談笑風生,為什么今天盧杞來了,就把她們都趕走了?”郭子儀告訴他們:“你們有所不知,盧杞生來相貌丑陋,我怕婦人見了他會因此譏笑。盧杞為人陰險狡詐,倘若有一天他得了勢,一定會為了報這一笑之仇,將咱們全家斬盡殺絕。”后來盧杞當上了宰相,果然謀殺了很多大臣,惟獨郭子儀一家得以幸免。 可見,善于識人固然值得稱道,但僅限于“識”還遠遠不夠,識惡人而后能安然自保是需要更高智慧的。 (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