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新聞網訊(方志勇 楊玉娟)5月3日,在德州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紡織車間,技術員趙福增正在對生產線進行巡檢。發現一臺梳棉機聲音不正常后,趙福增馬上查找原因,并及時排除了故障。
??? 該公司副總經理侯文俊介紹,趙福增是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起來的“土專家”,他利用在維修中積累的經驗,開展了30多項技術改造,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消耗,每年為公司節省資金300多萬元。
??? 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德城區在引進外來人才的同時,加大對本地“土專家”的培養力度。德城區科技局局長陳洪升認為,相對于外來專家,“土專家”更了解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讓他們充分發揮作用,更有利于推動企業的發展。為此,該區對各企業摸底調查,為當地科技人才建立檔案。在此基礎上,不斷健全完善科技人才信息庫、科技專家庫,并實行動態管理。同時,分層次確定人才培訓計劃,分類別確定人才培訓重點,有針對性優化培訓內容,堅持重點崗位重點培養、優秀人才優先培養、緊缺人才抓緊培養的原則,增強培訓工作的實效性。該區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勵當地“土專家”快速成長。他們定期評選“德城英才”、德城首席專家,對脫穎而出的“土專家”,在工資待遇、職稱評定等各方面給予支持。
??? 該區還緊抓德州列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這一機遇,與天津大學、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知名院校建立合作關系,根據企業的需要,采取訂單式培訓的方式,挑選當地技術人才前去進修學習。并定期邀請南開大學、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專家學者深入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專題講座。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使德城區“土專家”的能量越來越大。呂東軍是山東宇虹有機顏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骨干,借助德城區的一系列人才培養優惠政策,呂東軍從專科畢業生到天津大學在讀博士,一步步成長起來。由他主導研制的“C.I.顏料黃139制備”項目被評為國家創新基金項目。近年來,他帶領研發團隊先后獲得有機顏料領域5個授權專利。
??? 去年以來,該區共選派200余名科技人才到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院校接受了訂單式培訓;邀請68名國內知名學者前來授課,培訓科技人才6000多人次。截至目前,該區通過各種途徑培養的“土專家”達300余人,有27名科技人才獲評省級人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