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蘆女士正在接種狂犬疫苗
德州新聞網訊 天氣越來越熱,家里養的寵物狗、寵物貓也變得暴躁“出口傷人”,被寵物咬傷事件越來越多。8月11日,記者從德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入夏以來,犬傷患者明顯增多,7月份,僅德城區疾控中心接種門診新增狂犬疫苗接種者400人,平均每天十多名被咬傷的患者接種狂犬疫苗。“今天早晨,家養的笨狗被鏈子纏住了,我正過去幫它解開,沒想到它突然發狂,咬了我的腿一口。”11日下午2點,蘆女士專門從四女寺鎮趕到德城區疾控中心接種門診,接種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據她介紹,自家養的狗平日性情溫順,可不知為何突然發狂,傷及主人。“每年5-9月是狂犬病疫苗接種的高峰期,因為夏季人們穿著衣物較少,容易被抓傷、咬傷。同時,動物新陳代謝速度加快,情緒也會受到溫度的影響,容易產生攻擊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7月,德城區疾控中心預防接種門診共使用了700多支狂犬疫苗,約400名新被咬傷的患者來接種疫苗,平均每天都有十幾名患者被貓、犬所傷。而冬天,每天接種該疫苗的人數在5人左右。前來接種的人中,80%以上是被寵物犬、寵物貓所傷,其中不少是被自己養的寵物所傷。
據了解,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由攜帶狂犬病病毒的犬、貓等動物咬傷所致。狂犬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目前無法治愈,一旦引起發病,病死率達100%。“凡被狂犬或者其他動物咬傷、抓傷時,不分年齡、性別應立即處理局部傷口,用清水或者肥皂水反復沖洗15-20分鐘,再用碘酊或者酒精消毒數次,并及時按照暴露后免疫程序注射狂犬病疫苗。”工作人員表示,如受傷不嚴重,則傷口不需要包扎,應盡快趕到犬傷門診進行傷口處理和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疫苗注射越早就會越安全,患狂犬病的概率就越小。(晚報記者侯進攝影王澤紅通訊員程保強)
■相關鏈接
暴露后免疫,根據暴露性質和嚴重程度分為三級:
一級:指觸摸動物,被動物舔及無破損皮膚,一般不需處理,不必注射狂犬疫苗。
二級: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無出血的輕微擦傷、抓傷。處理傷口后接種狂犬病疫苗。
三級:指一處或多處皮膚出血性咬傷或被抓傷出血;或破損皮膚被舔;或開放性傷口或粘膜被污染。應處理傷口后立即接種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并接種狂犬病疫苗。
免疫程序:
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為五針法免疫程序,共需接種5針,首次接種后分別間隔3天、7天、14天、28天接種下一針。
需要注意的是,完成全部免疫程序后,半年之內再被貓、犬所傷,不需要再接種疫苗;半年到一年之間需要補種2針;一年以上三年以下需要補種3針;三年以上需要重新接種。
■小貼士
為了防止狗咬人的事情發生,市民最好給愛犬戴上繩套,避免在外遛狗時咬傷別人,并給自己的愛犬做好疫苗注射工作。同時,廣大市民應遠離犬類,尤其是陌生犬,不要在夏天挑逗犬,以免被犬類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