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山東省唯一產城融合推進就地城鎮化試點縣,武城今年的城鎮化工作成果豐碩:將有1.2萬農民進城落戶,近1萬名農民就地轉移,5000余戶城中村、城邊村居民和棚改戶改善條件,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將達50%以上。
??? 抓住試點機遇,武城堅持群眾路線,圍繞“離得開、進得來、留得住、過得好”等關鍵環節,不斷完善“1+N”政策體系,探索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轉移備案”、“房票”等15個配套辦法,讓群眾“想離離得開、想進進得來、想留留得下、想回回得去、進城過得好、原地有保障”,初步建立起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就地城鎮化新模式。
??? 先行先試,成全省唯一試點縣
??? 10月3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就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提出了具體意見。
??? 武城縣作為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今年3月份就頒發了全市首張《農村土地經營權證》,實現了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小三權”分離,并在全國率先實行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項目池”承接擔保機制,完善了抵押品交易處置機制。
??? 四女寺鎮禮義莊村養殖戶李炳勝就是這一模式的受益者,他用承包170畝土地的《農村土地經營權證》順利在銀行貸到80萬元,擴大了養豬場規模。
??? 目前,武城縣土地流轉25.3萬畝,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245家,實現抵押貸款4800萬元。“我們在農村產權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方面有較好的基礎,具備就地城鎮化的有利條件。 ”武城縣縣長張磊介紹,除了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武城還承擔了全國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縣、全國深化縣城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縣等4項國家級改革試點任務。
??? 豐富的試點創新工作經驗讓武城在全省140個縣市區中脫穎而出。
??? 今年8月,省政府正式批復《武城縣實施產城融合推進就地城鎮化試點方案》,要求武城作為全省唯一實施產城融合推進就地城鎮化試點縣。“縣里建立了20多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聯席會議制度,先后開展專題調研50多次,召開各類試點工作會議100余次。 ”回憶試點工作從申請到正式批復的過程,武城縣委副書記趙華介紹。
??? 進城落戶農民保留“大三權”來去自由
??? “有了這個證,老家的權益保留不變,在城里呆不住的話,還可以再把戶口遷回農村。 ”10月30日,武城縣李家戶鎮黨莊村村民郭子偉拿著蓋著鋼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轉移備案證》高興地說。
??? 郭子偉2011年退伍后在縣城務工,今年4月份女兒出生后他就考慮孩子的落戶問題。他一直想將戶口遷至縣城,又擔心老家的8畝承包地、1處宅基地被收回去。今年6月份,武城出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進城落戶轉移備案實施辦法》,農業轉移人口“來去自由”戶口遷移機制讓郭子偉沒了后顧之憂。
??? 農民進鎮入城,最怕的就是失去權益、離村丟地。武城縣在全國率先實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備案證制度,為進城落戶農民發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備案證書》,保障了他們的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以及這“大三權”的合法繼承權不變。
??? 針對群眾進城意愿強,但有諸多顧慮這一矛盾,制定出臺“黃金20條”。圍繞“離得開”,制定實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轉移備案制度,開展“美麗鄉村·空心村整治”等5個方面的具體措施;圍繞“進得來”,實行人才引進無門檻、投資經商(辦企業)無限制、農民進城無憂慮、流動人口落戶無壓力,放寬集體戶、家庭戶為主要內容的“四無一放寬”落戶政策,建立農業轉移人口“來去自由”戶口遷移機制;圍繞留得住”,制定推進產城融合、推進兩區同建等4個方面的具體措施;圍繞“過得好”,制定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平等享受教育權利、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等7個方面的具體措施。
??? 農民心動又行動、就業又創業
“以前家里6畝多地,一年的收入還不到一萬元,現在把土地流轉給光伏發電企業,我們兩口子還能在這里打工,咱也過上有工資的日子了! ”老城鎮范莊社區居民范文杰說。
??? 范文杰口中的光伏發電企業是位于老城鎮范莊社區的青島昌盛日電公司子公司,公司優先錄用社區農民,使他們成為“流轉土地掙租金、入園打工掙薪金、入股分紅掙紅金”的“三金”農民。
??? 武城堅持以群眾自愿為基礎,提出了“決不允許違反法律法規”、“決不允許強迫命令”、“決不允許搞形式主義”、“決不允許弄虛造假”的要求。
??? 一直以來,農民不愿變城里人,創富能力缺乏、配套功能缺失是重要原因。武城堅持以提高城市和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質量為核心,對于不適合遷建的村莊積極開展“美麗鄉村·空心村整治”和“宅基地換住房”試點工作,建立農戶宅基地置換和有償退出機制,對于選擇進城落戶居住的,給予1萬元的“房票”,進城購房時等值使用。
??? 同時,高標準建設農村新型社區33個,規劃建設4大類16個農民工和農業轉移人口創業園區,培育“按時上下班,每月拿工資”的農業工人,實現農村新型社區居住水平和致富載體雙提升。
??? 按照政府引導、培訓指導、市場主導的原則,武城縣努力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就業創業和增收創收能力,確保農民進城后有穩定工作、有固定收入、有生活保障。
??? “多虧了這筆資金,解決了我創業路上的一大難題,公司新上了變壓器繞線機,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今年6月,武城縣聚源電子加工廠公司總經理高建林收到了縣人社局發放的10萬元貼息貸款。
??? 如今,受益于人社局小額擔保貸款政策,企業發展迅速,帶動就業18人,日生產量達5000多件。
??? 今年以來,武城縣已開展創業就業培訓35期2000多人,發放創業補貼3.5萬元,創業擔保貸款700萬元,落實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補貼50.7萬元。
???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武城縣新建擴建城區小學8處、初中4處,在解決“大班額”問題基礎上,又凈增學位9000個,為農業轉移人口平等受教育提供了堅強保障;新建擴建9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總面積8500平方米,進一步擴大了衛生資源供給;大力開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對憑《備案證書》在城鎮購房的農業轉移人口給予每平方米100元補貼,大幅降低了農民進城的住房負擔;……基礎設施建設、惠民政策落實、公共服務保障等關乎民生的基礎工作逐步落實到位。
??? 一項項制度出臺,一條條措施落地,“聽說讀寫”的上級政策正在變為可執行、可操作的具體動作。
??? “城鎮化的核心是人,推進城鎮化、農民變市民的過程,本質是一種用‘腳’投票的過程。我們要以提高戶籍城鎮化率為抓手,以破解‘獨角戲’、‘兩張皮’、‘半市民化’和‘跟不上’等問題為路徑,最終實現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的提高,實現群眾生產生活質量的提高。 ”張磊說。
□王濤 吳華 王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