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唐曉穎王露 本報通訊員李安亮
我市對質監部門下轄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資源整合,于2016年8月成立了市產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這個新成立的部門在守護百姓安全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今年計劃開展的重點工作有哪些?在服務我市“三航”培植計劃方面,又有什么具體安排? 1月11日,記者專門采訪了市產品檢驗檢測研究院院長胡宏偉。
五指合拳提升服務效能
記者:市產品檢驗檢測研究院作為我市一個新成立的、綜合性、專業性檢驗檢測部門,公眾對它并不熟悉,請您介紹一下研究院的組織架構。它的成立對提高我市質監部門服務水平產生了哪些積極影響?
胡宏偉:市產品檢驗檢測研究院下設綜合管理部、綜合業務部、計量檢定測試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衡器管理所、機電類設備檢驗技術中心、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技術中心、信息技能測試中心和市纖維檢驗所,目前共有人員260名,其中24人具有高級工程師資格,71人具有工程師資格。
成立研究院不是簡單的單位合并,而是從實驗室、人員、職能、質量體系入手對資源優化配置,建立檢測門類齊全、覆蓋面廣、技術更強、服務更優的檢驗檢測研究機構,做精專業、做寬領域,形成五指合拳之力——資源配置合理、人才隊伍優化、檢驗檢測科學、生產質量安全、服務民生高效,從而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記者:研究院的主要業務職能及服務范圍有哪些?所轄各檢測機構擁有哪些國際國內先進設備?哪些領域的檢驗檢測能力走在同行業前列?
胡宏偉:我院主要負責依法對全市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校準、維修和調試,承擔國家、省、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監督檢查、專項抽查,從事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等的國家公證檢驗工作、質量監督管理、行政監督和行政處罰職能;負責推廣服務標準化及全市商品條碼技術應用、管理、考核和業務指導工作,承擔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的法定檢驗檢測和安全技術研究及服務,目前我們檢測業務已擴展到河北、山西、江蘇、安徽等省。
我們擁有儀器設備1800余臺(套),可開展153個檢定項目、96個校準項目、1159個檢驗項目、5個檢測項目,可出具校準證書國際間實驗室互認。特別是氣相色譜儀、纖維細度分析儀、氣壓試驗臺門窗檢測儀等大型精密儀器國際國內領先。我們的HVI大容量棉花測試、呼吸氣體酒精含量探測、醫用X射線檢測等技術在國內領先。
夯實人才基礎提高檢測能力
記者: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研究院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富有成效的工作?
胡宏偉:我院成立了中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專家庫,采取“請進來”與“派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多次邀請專家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派出40人次參加國家總局、省質監局組織的各類業務培訓。同時,面向社會招聘人才,引進化學、計算機、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的高素質大學生10余人;與中科院、中國計量研究院等高等科研院所開展相關領域合作,成立科技人才實踐基地,為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記者:產品質量不僅是企業的生命,還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 2016年研究院開展了哪些重點工作?在提高檢驗檢測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舉措?
胡宏偉: 2016年,我們在完成日常檢驗檢測業務的基礎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積極推進市物流標準化試點項目,開展項目信息服務平臺申報,建設5大應用平臺,滿足車輛定位信息服務、GIS應用服務、政府監管服務等需求,保障了政府與物流、工商企業所需各種應用更規范、高效運行。二是聯合省標準化研究院組成專家技術組,積極推進我市120急救中心國家級標準化試點建設,編制完成了項目具體建設方案,并進行了人員分組和任務分配。三是與市農科院共同進行國家標準起草,《玉米一次性施肥技術指南》已作為國家重大項目成功立項。四是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進、解、促”部署,深入臨邑樺超化工等10余家企業,解決人員培訓、特種設備維護、安全意識防范等方面的難題。
為提高檢驗檢測能力,我們首先修訂完善了《質量手冊》等一系列質量管理文件,在全院統一標準、方法、監督,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開展檢驗檢測。同時不斷創新檢測模式,主動為企業上門服務,找出影響檢驗檢測的主要矛盾并積極解決,確保檢測質量。
做好“三個跟進”服務“三航”計劃
記者:不久前我市召開經濟工作會議,確定選擇一批重點企業實施 “三航”培植計劃,并縱深推進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今年研究院在服務 “三航”計劃及協同發展示范區方面,有哪些具體安排?
胡宏偉:制造業需要工匠精神,我們從事檢驗檢測工作同樣需要工匠精神。我院要求每位工作人員樹立為民服務意識,弘揚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
圍繞全市中心工作,我們充分發揮質監技術機構優勢,努力做好“三個跟進”:技術幫扶跟進。圍繞產業共性技術需求,以專業實驗室為單位舉辦與企業面對面技術咨詢服務,為全市企業特別是“三航”重點企業提供標準、計量、質量、檢驗檢測等技術咨詢,幫助企業解決技術創新、質量提升等方面的實際問題;檢測資源共享跟進。強化檢測資源共享共用,深度開放專業實驗室,將實驗室環境設施、檢測儀器設備、共性技術成果等資源向各類企業開放,為其產品研發、質量診斷、試驗驗證等活動提供支持;科技人才跟進。今年計劃按照檢測領域組建質量幫扶專家組,以解決質量問題為目標,實施“一對一”精準對接幫扶,助力企業技術創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加強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支持個性化技術攻關,為重點企業提供智力支持。
項目建設是關系我院能力提升、長遠發展的關鍵,我們將瞄準京津冀大項目、好項目,積極走出去主動對接,強化市場開發,利用自身現有的技術和實驗室管理經驗,通過股份、項目合作、技術投入等多種市場合作方式,吸納社會資本,共同將檢驗檢測市場做大做強。
記者:研究院今年在提高服務效能方面有哪些部署,從而高效便捷為企業、百姓服務?
胡宏偉:首先,加強作風建設。圍繞“高效率辦事、高質量服務、讓群眾滿意”這個主題,轉變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為民服務聯動、調查研究、責任追究等一系列長效機制,為企業和百姓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其次,以人為本提升管理檔次。從優化服務環境入手,以“三辦”標準指導工作,即對待要解決的問題做到“馬上辦”,對可今天辦可明天辦的問題力爭“今天辦”,對需要加班處理的問題毫不猶豫“加班辦”。營造一個環節最少、路徑最短、要件最精、收費最低、自由裁量權最小的便商助企新流程。
第三,加快融合發展。結合實際完善并出臺各項配套管理制度,保障全院工作決策、執行、監督、結果、反饋等環節規范化、制度化運作,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實現各檢測機構快速融合、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