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1日早上7點多鐘,夏津縣南城鎮大殷莊村,村民李德云吃過早飯,幫妻子把家里收拾干凈,出發到鎮上的鑫龍紡紗廠上班。“多虧了黨的扶貧政策好,幫我找了工作,村里上馬了光伏發電項目,年底拿分紅,再加上種地,一年收入2萬多元。如今,媳婦能按時服藥,情況好多了,家里條件也越來越好。 ”
??? 去年初,大殷莊村被確定為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派駐第一書記、入戶調查摸底、確定扶貧思路、上馬光伏發電項目、完善村子基礎設施……一系列舉措之后,大殷莊村環境和村民面貌都大變樣。這也讓李德云一家打了個翻身仗,一年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日子有奔頭,我的干勁兒越來越足。 ”
??? 李德云今年49歲,妻子有智力障礙,需常年服藥,一個女兒也早就出嫁了,他們夫妻就靠家里的2.8畝地生活。“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很多企業不愿意雇我;女兒有兩個孩子,日子過得緊巴巴,也指望不上。靠那點地,一年收入寥寥。 ”日子艱難,李德云借遍了全村,今天東家借“十塊”,明天西家借“二十”。俗話說“好借好還,再借不難”,但在李德云這里是有借無還。時間長了,債務越欠越多,鄰里關系也搞得很差。很多人說他:“德云,你說你一個大男人,混成這樣,不嫌丟人啊! ”日子沒盼頭,生活也看不到希望,李德云逐漸“破罐子破摔”,過一天算一天。家里又臟又亂,不成樣子。
??? 就在他以為自己這輩子就這么混下去了時,2016年初,全市對貧困人口進行摸排、建檔立卡,啟動脫貧攻堅工作,李德云一家被列為重點幫扶對象。“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好,扶貧干部工作也特別扎實。 ”提起省社科院派駐大殷莊村的第一書記肖廣玉,李德云贊不絕口,“肖書記是家里的常客,他說治貧先療心,不畏貧而畏志虧。 ”從聊家常話農事,到談心交心,聽取困難訴求和期盼,李德云的心結逐漸解開了,心態有了變化,覺得不能再這么混日子,自己有手有腳,啥也不缺,為啥不能過上好日子?
??? 心態轉變的李德云,開始到處找活兒干,但由于沒有一技之長,年齡偏大,一時半會兒也沒找到。不久,鎮上的鑫龍紡紗廠招工,在肖廣玉的幫助協調下,鑫龍紡紗廠破格聘用了他,在廠里干些雜活,一個月能掙1500元。有了穩定的收入,妻子能夠按時服藥,病情逐漸好轉。李德云的生活開始步入了正軌。
??? “不僅如此,我還成了股東。 ”利用上級給的扶貧資金,村里實施了光伏發電扶貧項目,2016年李德云夫婦就拿到了560元分紅。打工、分紅、種地,2016年底一合計,全家收入2萬多元。經過村民代表的評議,李德云終于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 現在,李德云完全變了一個人,身上穿得干干凈凈,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他每天正常上下班,日子越過越好,不光還清了債務,家中還有了存款。原先是人見人躲,見誰躲誰,現在鄰里有紅白事,誰家有困難,李德云都會伸手幫忙。“黨的扶貧政策好”如今成了李德云的口頭禪,“要不是黨記掛著我們貧困戶,大伙兒能這么快摘掉窮帽子?村里能鋪上柏油路、建起文化活動中心和文化廣場?還安裝上了路燈?這不,村里又爭取了整村推進項目及資金,流轉了30畝地,建起了7個蔬菜大棚,將來20%的收益用于扶貧分紅。大伙兒的好日子還在后邊呢! ”
????□本報記者 王秀青 本報通訊員 鄧美平 張祖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