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專家解讀之三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 遲泓
新春伊始,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在山東已然風生潮起,熱流涌動。這既是山東人民在總結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對未來道路的探索,也是對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回應。
去年,山東省經濟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主導下有了許多可喜的變化。結構持續優化,全省三次產業構成為6.7:45.3:48.0,服務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2.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6.4%;全省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0.9%,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4.0個百分點,比上年加快3.1個百分點。需求結構向新向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649.0億元,增長9.8%,高于GDP增速2.4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3%,其中高耗能行業投資僅增長3.8%,出口增長10.1%,比上年加快8.9個百分點。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1.6%,同比提高10.4個百分點,主營收入利潤率為5.7%,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利潤增長21.7%,同比提高19.7個百分點。新的動力引擎端倪初露,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營業收入增長43.3%,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32.4%,分別比規模以上服務業高29.0和18.1個百分點;機器人、光纜、城市軌道車輛等新興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60.7%、10.7%和80.2%;新興消費快速增長,全省家庭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醫療保健、交通通訊和教育文化娛樂三類支出分別增長10.8%、10.5%和11.0%,均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8%的增速。
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是實現我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如何高質量地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將是今年經濟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
從形成新動力看,需要優化投資結構,聚焦培育新的動力引擎。投資在優化供給結構中起關鍵性作用,應當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造的需要,精準擴大有效投資。一是著力加強補短板投資,改善基礎設施的薄弱環節,全面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保障水平、能源設施支撐能力,增強公共服務能力;二是著力加強創新投資,支持技術研發投資,圍繞“十強”產業發展需要,突破關鍵共性技術,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支持產業鏈條、集群協同創新行為;三是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拓寬民間投資空間,優化營商環境,以多元化市場競爭主體激發民間投資熱情,加強政府監管能力建設,簡化監管程序,提高監管效率,促進民間投資健康有序發展。
從塑造新優勢看,需要促進產業升級,打造高素質產業體系。“十強”產業中,既有新興產業,也有傳統產業,代表了我省產業優勢力量,以“十強”產業為核心,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是高素質產業體系的根本要求。實現這樣的目標,一要堅持創新引領,把增強技術實力作為構建高素質產業體系的戰略支點,充分認識科技研發是新產品新技術的來源,技術改造進步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因此提高科技供給能力,提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產業體系建設不可或缺的支撐。二要堅持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式,綠色低碳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贏得未來的關鍵舉措。我省傳統產業發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工業生產的能耗水耗仍然較高,要實現產業大省向產業強省的轉變,必須把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方式作為基本路徑,加快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綠色低碳產業體系。三要堅持推動融合發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是打造產業競爭新優勢,形成新的增長熱點,搶占發展先機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許多新業態新模式是在產業融合進程中產生的,許多新技術新產品是在產業融合的需求中催生的,我省的信息技術、裝備制造等產業有獨特優勢,在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制造業向鏈條協作,共享分擔發展方面有巨大的潛力。
從形成新格局看,統籌區域發展,加快形成新舊動能轉換總體布局。長期以來,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較大的問題一直困擾山東區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布局“三核引領、多點突破、融合互動”,以濟青煙三市為引領,先行先試、率先突破、輻射帶動,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主引擎,積極支持其他14市依托區域內國家和省級經濟開發區、高新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明確重點突破方向,培育壯大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集群,打造若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區域經濟增長點,促進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和互動發展。通過多點開花的格局引導區域間產業有序轉移、整體升級,培育新興產業特色經濟集群;引導產業鏈條向上下游延伸,提高產業區域配套水平,提升經濟發展一體化水平。統籌區域發展還要推進要素資源統籌配置,健全區域合作利益分享機制,促進園區、企業、項目協作,增強資產、資本、資源配置的精準性和系統性,努力實現全省整體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