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賀本報通訊員劉連峰
3月19日,在德惠新河鄭店閘除險加固工程現場,100多名施工人員正在加緊建設閘墩及上游鋪蓋。“這個項目總投資2142.64萬元。按計劃,我們將改建閘室和上下游連接段,更換閘門、啟閉機以及電氣和觀測設施,并增設檢修閘門起吊設備。此外,閘上的交通橋和橋頭堡等管理設施也要全面改建。 ”站在已經初顯新貌的鄭店閘邊,市水利局負責該項目的宋先鋒介紹,鄭店閘是全市重要攔河閘之一,肩負著防洪減災、抗旱調水的功能。目前“大修”進展迅速,預計今年汛前就能完成主體工程。
快速推進的鄭店閘項目,折射出全市水利工作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市水利局黨委書記、局長邢朝峰表示:“我們將以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態安全‘三個安全’為目標,以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為帶動,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夯基礎,持續掀起大干水利的新熱潮,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更加堅實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
保障供水安全——9億元完善現代水網
完善水安全保障體系,是今年德州水利建設的重點任務。而要完善這一體系,首先要確保供水安全。市水利局發規科工作人員李永春告訴記者,我市正在積極編制水安全保障規劃。今年全市現代水網工程計劃總投資9億元以上,其中圍繞保障供水安全將投資2億元,統籌做好市域水系連通、南水北調用水結構調整生態補償、引黃清淤等工程,努力構建“庫河相連、全市一體、水源調劑、余缺互補”的水資源調配工程體系。“幾個項目中,水系連通工程排在首位。在這方面,去年我市已經成功實施了引徒調水工程,引調徒駭河水2150萬立方米,有效緩解了陵城、臨邑、禹城45萬畝農田的旱情。今年,在這方面我市計劃進一步投資1.1億元,實施十三干渠綜合治理、篤馬河治理等一批水系連通工程,緩解平原、夏津、武城等縣用水困難。 ”市水利局河道處科長劉長武介紹,目前這一系統工程正在積極推進。
縣市區之間要做好水系連通,中心城區的水利“動作”同樣不小。“去年我們投資1000萬元,完成了南水北調用水結構調整生態補償一期工程,大屯水庫向天衢工業園供水管道已試通水,天衢工業園用上了長江水。今年我們將實施二期工程,投資1218萬元,建設大屯水庫向四水廠供水管道工程,將長江水送到東部城區。 ”市南水北調管理局科長姜波介紹,目前該項目已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爭取11月底完工。
在德州現代水網的“進水口”,新一輪“大修”也如期而至。今年我市將投資2400萬元,開展引黃清淤工程,整個工程主要針對潘莊灌區,擬清淤土方275萬立方米。市水利局基建室主任張長忠告訴記者,“工程將在6月下旬,潘莊灌區停水后開工,確保10月底前全部完工。完工后,將進一步提高我市的引黃輸水效率。 ”
聚焦鄉村振興——農田水利助力產業興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進一步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攻方向。鄉村振興,首要是產業振興,而實現產業振興,離不開水利支撐。
水利的支撐作用,首先體現在有水可用。
去年汛后至今,我市降雨持續偏少。面對嚴峻形勢,市水利部門不等不靠,工作人員犧牲節假日時間,加班加點,搶引搶蓄黃河水。農歷正月初五,潘莊灌區率先開閘引黃;正月十二,李家岸也開始提閘引水。截至3月21日,全市已連續引水30天,共引水1.59億立方米,引水量居全省前列。“目前潘莊干渠正在向齊河、禹城、平原供水,李家岸干渠向齊河、臨邑供水,全市水庫共蓄水9585萬立方米,河道蓄水0.75億立方米,人畜吃水無憂;農田已灌溉590萬畝,占全市冬作物種植面積的75%。 ”市水利局引黃辦主任劉福春介紹。
大力引黃調水的同時,新一輪的農田水利建設也在緊張籌劃、推進當中。
3月5日,樂陵市西段鄉后灶張村,田間麥苗青青。這個曾經用水困難村,今年不再為水發愁。2017年,后灶張村被納入小農水重點縣項目,依托項目資金,該村建起了泵站,管道直接鋪到各家地頭。“如今只要合上電閘,水就能自動流到田間地頭,老百姓省時省力省錢,每畝地能增產糧食120斤。 ”村民王文德介紹。
多年來,我市積極爭取國家小農水項目支持,累計完成投入24.8億元,建成了“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304.5萬畝,約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1/3。“今年國家的小農水項目資金已經下撥我市,各縣市區招標工作基本完成,近期就可開工,預計10月底完工。”市水利局農水科副科長張翠艷介紹,今年我市小農水項目總投資2.3億元,涉及9個縣市區,計劃新增高標準農田22.39萬畝。
伴隨農業用水條件的極大改善,全市大批低產田逐步成為高產田,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20%以上。
關注生態文明——河長制治出河暢水清
“過去這片河堤里的雜樹長得密不透風,河里到處是‘迷魂網’,岸邊都是垃圾堆。在各級河長的帶領下,我們把河堤內外進行全面清理整治,河兩岸還統一規劃種植了麥苗、油菜。現在這里不僅視野開闊,河道水質也明顯改善。”3月15日,慶云縣慶云鎮前官村河管員胡太清對記者說。眼前整治一新的馬頰河,呈現一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秀麗景象。
如今,這樣的美景在全市并不少見。記者從市水利局了解到,目前各縣市區結合河長制工作落實,已累計清理河道1萬公里以上,查處“八亂”行為6000余件。通過實施篤馬河水質綜合整治,篤馬河陵城段水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平原縣按照“治理一條河道建一處水利風景區”的思路,打造了趙王河、洪溝河等52公里綠色長廊……在越來越多的縣市,“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已成為常態。
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必須堅持生態先行、綠色發展。2017年,隨著河長制工作在我市的全面實施,水生態文明建設迎來了大好機遇。例如,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全市封停深淺地下水井947眼,超額完成省下達治理任務;全市排查確認入河排污口91個,整改完成53個;向南運河生態補水1920萬方,保障了南運河第三店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6平方公里,臨邑縣紅壇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被水利部評為“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今年我們在進一步深化河長制工作的基礎上,還將建立起四級湖長管理體系。 ”市水利局河長辦科長李巖介紹,今年我市將參照河長體系,建立起市縣鄉村四級湖長體系以及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湖泊管理保護體制。按照上級要求,今年9月底前,湖長制工作將在全市全面實行。“本月底前,我們就能完成《德州市在湖泊實施湖長制實施方案》的編制,4月底完成湖長制工作市級考核辦法和相關制度制定,5月底即可以建立市級湖長體系。 ”李巖介紹,在建立制度體系的同時,還將實施“智慧河長”工程,一期投資500萬元,建設智慧河湖長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將日常巡查、問題督辦、情況通報、責任落實等納入信息化、一體化管理,提高河湖管理效能。
建設節水社會——新機制開辟新路徑
節水優先是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的首要要求。
作為缺水城市,全面提升節水能力,是德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市水利局長會議上,邢朝峰明確提出,水利部門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加快推進水資源利用方式根本性轉變,實現從粗放用水向節約用水轉變,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產,以水資源高效集約利用倒逼經濟高質量發展。 ”
引入新機制,是提高節水能力的有效途徑。“過去,我們一般只在泵站上安裝計量設備,但隨著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啟動,我們開始在每一個新的農田水利項目中增加計量設備的安裝數量,確保每個單元、每根支管都能提供實時的用水數據。”市水利局農水科副科長魏明表示,農業用水在我市用水結構中占據最大比重,而實施水價綜合改革,正是提高農業用水效率的重要手段。這一改革的核心在于明確水權、確定水量、節水有獎、浪費加價。今年,我市將在各縣市區全面推開這項改革。
“全市今年將完成改革面積182萬畝,這項改革包括安裝計量設備及確定水價形成機制、精準獎補機制、水權分配機制、管護機制等多項內容。目前,寧津縣‘互聯網+水權交易+階梯水價’模式已經成為全省的學習標桿。 ”魏明介紹。
一方面要提高用水戶的節水意識,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工程建設,減少供水途中的各種損耗。今年我市在潘莊、李家岸兩大灌區啟動了總投資2.6億元的改造工程,這一投資規模,是自1998年我市實施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以來,投資最多的一年。“當前,實施方案已經編制完成,正在組織專家進行審查,本月底前就能完成方案批復,我們計劃在6月上旬灌區停水后開工,年底前完工。 ”市水利局副總工劉現偉告訴記者,該工程主要針對灌區運行中工程老化損壞等問題,通過進行渠道襯砌、涵閘改造,實現工程安全運行、防滲節水的目的。
“此外,在企業、生活節水方面,今年我們還將表彰一批‘制度完備、宣傳到位、設施完善、用水高效’的節水型企業、社區,特別是通過推動企業進行節水技術改造,改進工藝流程,倒逼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市水資源管理辦公室綜合科科長夏文君告訴記者。
匯聚水利改革 發展新動能
三劉閘除險加固工程
禹城河管員清理趙牛新河浮萍
寧津農民用小農水澆地
潘莊干渠瓦王渡槽工程
丁東水庫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