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和之前比真的是天上地下,以前每天都為了明天的生活絞盡腦汁,現如今在家門口有了穩定的工作,終于有了好的歸宿了。今后我一定會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力,真正為當地的老百姓服好務,這樣才對得起一名軍人的身份。 ”
“大家加油干,務必要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上級下達的植樹任務。”見到劉合強的時候,他正在河李村附近京滬高速公路沿線帶領工作人員植樹,一邊說著,劉合強一邊揮起鐵鍬,把泥土往樹坑里填去,舉手投足間的干練,還隱約透露著當年軍人的風范。看到記者到訪,他放下手中的鐵鍬,拍打著身上的灰土迎了過來。“不好意思啊,原本想在辦公室等你們呢,這不,手上的活沒干完,還讓你們親自趕過來,真是抱歉。 ”劉合強一臉歉意的說到。
今年46歲的劉合強,2017年7月份被安置到南北社區,由于工作認真負責,被調任至晏北街道開興社區,現任黨政管理服務中心主任。
劉合強在焦斌中學畢業后,響應國家政策積極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于河北省灤平縣服役,負責警衛排的工作。
當過兵的人,永遠對軍營有一種莫名的情懷和感動,聊起當年當兵的故事,劉合強興奮起來:“剛開始進新兵連的時候,受不了那么高強度的軍事訓練,很多比較內向的新兵白天堅持訓練,晚上回來自己在被窩里哭,我自己也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直到有一天,我的這種想法就徹底煙消云散了。 ”
“1992年夏天的時候,北方地區普降大暴雨,北京去往通遼的鐵路有一段路基由于大雨沖刷受到了損毀,嚴重影響了鐵路交通的正常運行,損毀路段距離我們部隊的駐地很近,接到上級指示,我們連隊就連夜趕往事發地點,對鐵路沿線進行培土加固,搶修進行了三天。 ”劉合強說,“當時我們就住在附近村里的老百姓家里,村民們看到我們來修路,搶著拉我們到自己家里住,還有不少村民主動來搶修現場送水送吃的,那一次是我真真正正的感受到,軍人和人民群眾不可分割的深厚感情。當兵,值了! ”
軍旅生活總歸要過去,劉合強退伍后回到地方,開始為生活奔波。為了賺錢,劉合強和村里的幾個同鄉一起遠走浙江。
在外打工的日子真的很難,劉合強說:“那個時候的自己雖然已經是成年人了,但是真真正正的離家打拼還是第一次,因為自己在部隊學的技術,才勉強在一家很小的汽車修理廠找到了一份工作,那個時候一個月只能領到300元錢,好在老板管吃管住,自己每月滿打滿算才能存下一百多塊錢。 ”
因為汽修廠也是小本生意,廠子里加上劉合強只有兩個維修工,另外一個是老板的親戚,自然而然的,臟活累活全壓在了劉合強身上。1995年的一個夏天,已經是深夜了,老板來店里叫醒了劉合強,讓他連夜趕往余姚,有個老客戶的車在余姚出現了故障,方向機損壞。劉合強揉著惺忪的眼睛往外一看,嘩嘩的大雨正在往下落。沒辦法,他只能趕緊穿上衣服,收拾好修理工具,連夜趕往事發地,將近一百公里的路,劉合強冒著大雨自己開車走在漆黑一片的路上,心里莫名的委屈,鼻子不禁酸了一下,眼眶就濕了。等他趕到余姚把車修好,已經是第二天清晨。
在汽修廠工作了3年,受罪不少,卻沒有多少收入,加上思鄉的念頭越來越重,劉合強最終決定回到齊河。但是生活始終不易,回家后,他進入縣水泥廠上班,沒過多久又遭遇下崗,于是最近的十多年,劉合強始終在到處找工作,打零工,個中艱辛,冷暖自知。
2017年,縣里安置退伍軍人上崗,劉合強和其他退伍軍人一樣,得到了穩定的工作,有了固定收入,不用再終日奔波。
“現在的生活和之前比真的是天上地下,以前每天都為了明天的生活絞盡腦汁,現如今在家門口有了穩定的工作,終于有了好的歸宿了。今后我一定會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力,真正為當地的老百姓服好務,這樣才對得起一名軍人的身份。 ”劉合強說到。
記者 李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