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約村是脫貧的一面典型旗幟,這一個“破繭重生”的實例,讓人著實敬佩。內生動力和自我革新,是 《塘約道路》的關鍵詞和重大亮點。左文學一班人無私無畏、勇于擔當、開拓創新,通過 “七權同確”,由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實行 “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的經營模式,鞏固了土地集體所有制,保障了每一戶村民的承包經營權,維護了全體村民的利益。組建了農業生產隊、建筑隊、運輸隊等專業隊,并按照村民不同的能力特長進行分工,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最大限度地激發了村民的內生動力,調動了他們生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吸引更多在外打工的村民回鄉發展。結合實際創造性制定落實 “紅九條”和 “黑名單”等制度,讓全體村民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凝聚起社會發展的文明力量。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啟示我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平推平擁的工作方法不可取,必須結合實際,敢于創新。村 “兩委”要率先解放思想,提前謀劃,帶頭創新,引領創新,以思想大變革推進農村大變樣。
——抬頭寺鎮黨委書記郭廣太
塘約村的成功實踐啟示我們,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鼓勵群眾大膽創新,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對于地理位置偏遠的經濟空殼和薄弱村來說,單家獨戶的勞作方式,一盤散沙的小農經濟已經不適應當前的發展,只有利用多種渠道,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子,才能真正壯大集體經濟。村級發展和創新,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用實際可行的保障制度來配套。以合作社為例,無論是糧食作物,還是大棚蔬菜種植等,剛剛起步時都比較難,群眾的觀望、市場的不確定性等,都需要符合原則又能推動發展的政策保障,比如當前正在推進的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就需要黨委政府及時的“扶上馬、送一程”,慢慢走入正軌。
——抬頭寺鎮鎮長許佩劍
讀 《塘約道路》,深感塘約村的發展就是一部改革史,用塘約村自己的話說就是,窮則思變。村黨支部書記左文學帶領全村父老鄉親成立合作社,調整產業結構,走抱團發展的道路,訂立極為嚴格的 “紅九條”與 “黑名單”,重建良好鄉風。種種首創帶來新的升級和希望,改變了過去的道路,改掉了過去的貧窮,改掉了過去的陋習,最終讓塘約村在短短時間內不僅重建家園,還從一窮二白實現了產業結構優化、群眾收入增加、全村面貌巨變的跨越發展。不得不說,這都是改革給塘約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結合我們自身來說,宋官屯街道作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橋頭堡和主戰場,在過去十余年間承擔著拆遷征占、舊村改造的重任,但隨著經開區的發展及政策、條件等的變化,過去我們的工作重點已經向東部轉移,如何發揮主城區核心街道的示范引領作用,在社會管理與服務方面做足做透文章,是我們當前迫在眉睫的任務。如何改變原來的工作模式和發展方式,如何更好地適應當前的需要,這對廣大干部來說是重大挑戰。
《周易·系辭下》有云:變則通,通則久。當前形勢下,改革創新成為街道發展的必由之路。新一屆街道黨工委班子就任后,加快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的步伐,確立了穩定、發展、民生主基調和黨建、稅收、招引三大體系建設。經過一年的運行,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街道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全面提升、重點突破的良好態勢,蟬聯全市鄉鎮街道綜合實力、全區綜合考評雙第一。結合自己分管的紀檢監察工作,紀檢系統改革對我們紀檢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迅速適應改革大勢,更好地發揮監督執紀作用,必須深入領會改革內容,從實際出發創新監督方式,特別是抓好對新任村 “兩委”干部和黨員的教育監督,做到早介入、早提醒,這是必須要抓好抓實的重點工作。
——宋官屯街道紀工委書記段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