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孫良玉通訊員李愛敏張曉娟
鄉村振興最大的優勢在生態,林業是提供優質生態產品的主體。5月6日,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今年以來,全市林業系統認真貫徹生態文明觀,積極轉變功能定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
為產業興旺注入綠色動能
今年以來,我市全力提升特色經濟林、花卉苗木發展質量,據統計,全市各級新發展新優品質經濟林3.3萬畝、特色花卉種苗1.2萬畝,為鄉村綠色產業持續發展增效蓄能。全市各級圍繞林業三產融合,積極建設集觀光、旅游、休閑、康養、采摘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游園區。近年來,我市依托現有生態資源、林產企
業、新型經營組織,重點在鎮村大力推進林區變景區、果園變公園、勞動變體驗、生態變商品,加快農村發展動能轉換,成效明顯。
為生態宜居繪就美麗底色
圍繞鄉村綠化美化,我市以綠化模范鎮村創建評選活動為抓手,全力推進村莊綠化、街道彩化、庭院美化、農田林網化。截至目前,全市村莊春季綠化植樹達443萬余株,新建補植農田林網39.5萬畝。全市按照“宜林則林、宜花則花、能綠盡綠”的思路,全面構建以綠色為主基調、花草多彩點綴的景色優美、林茂糧豐的美麗鄉村。
為生活富裕發揮行業優勢
鄉村振興必須優先打贏脫貧攻堅戰。去年以來,我市林業部門充分發揮行業優勢,扎實開展第一書記幫扶工作、特色產業扶貧、區域協作扶貧等。今年,全市林業系統繼續推進特色經濟林產業扶貧,實現科技下鄉常態化并覆蓋所有貧困村。在林業行業扶貧工作中,全市各級大膽創新、精準破題,涌現出一批典型。目前,我市已完成特色經濟林產業扶貧面積1.8萬余畝,幫扶帶動貧困人口6746人。
為鄉風文明留住鄉情鄉愁
生態文化是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市先后開展各級生態文化及綠化模范單位創建工作,2017年度全市30個村居被命名為“省級森林村居”,慶云縣南趙村被評為省生態文化村。近年來我市全面加大林木資源保護力度,尤其在古樹名木方面,歷時兩年在全市開展了包括古樹名木在內的林木種質資源調查,并一一進行登記、拍照、GPS定位、采集標本,其中涉及137個鄉鎮、3500多個自然村,較好地保持了鄉村原始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