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一大早,臨邑縣臨南鎮某村村委會負責人將一面錦旗交到臨邑縣法院執行實施一庭干警手中,感謝他們妥善執結該村25起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解決困擾村里多年的大難題。
原來,2016年,臨南鎮某村村委會與25名村民產生土地承包合同糾紛,該村委會向臨邑縣法院提起訴訟,分別起訴25名村民。經審理查明后,法院判決被告杜某某、張某某、常某某等25人償還原告土地承包費及滯納金共計31萬余元。
然而,判決下達后,25名被告卻拒不履行法律義務,原告只能在今年2月向臨邑縣法院申請強制執行。“25個人,身后就是25個家庭,法官同志一定要幫我們處理好,要不以后村里的工作可咋開展啊!”面對困境,該村負責人十分無奈。
執行干警迅速趕到村里進行情況摸排。該案案情明確,村民欠承包費這個事實沒有問題,但部分村民認為莊稼減產,收成較低,村里應該給予照顧。還有的村民有能力償還債務,卻不想先繳納,互相觀望。
這25名被執行人都是該村村民,如果按照法定程序采取強制措施,勢必會加劇他們與村委會的矛盾,甚至影響該村的長遠發展。
“這起案件責任關系清晰,既然已經進入執行階段,那我們就要多做工作,絕對不能把案子辦成‘夾生飯’。 ”臨邑縣法院執行實施一庭庭長馬彬定了調子。
說起來容易,真做起來可不容易。
執行干警再次前往該村,把涉案村民召集起來,向他們講法律、講道理、講利害,勸說他們早日履行義務。可大家各有各的理,調解會變成了“大雜燴”。
第三次到村里,執行干警改變了策略:挨家上門與被執行人進行交流。由于本案涉案被執行人人數眾多,執行干警只能分成3個小組分頭行動。不巧的是,有的村民外出打工不在家,干警只能通過電話溝通,約時間上門面談。經過執行干警不懈努力,終于有村民率先繳納了拖欠的承包費。
之后2個月內,先后有18名村民主動履行了法律義務。其余7名村民經濟確實困難,經過執行干警多次調解,7名村民與該村村委會達成和解協議,約定分期履行義務。就這樣,歷時3個月的時間,25起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案件妥善執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