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如何才能振興,成為擺在各級黨委、政府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我縣立足實際,聚焦生態文明、集體經濟、脫貧攻堅,在堅持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同時,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強大動力,有效解決了鄉村振興“誰來振興、怎么振興、振興什么”的問題,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
誰來振興?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黨支部+駐村干部
當前正值小麥生長關鍵期,在臨邑金地利種植合作社的麥田上空,一架六旋翼無人機在綠油油的麥田里來回穿梭噴灑農藥?!坝脽o人機噴灑農藥,9000畝地只用5天就能噴完,這種速度相當于每天雇225個人工才能完成,省得不只是時間,還有成本。”4月22日,金地利合作社負責人劉繼升說。
劉繼升本是一名農資和種子經銷商,去年在土地流轉中發現了商機,開始承包土地種植農作物。他的經營模式是按村承包、規?;洜I,從種到收全部實現機械化,擁有豐富農資經銷經驗的他對農村市場的經營有獨特的經驗和解決方案,走出了一條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科技化、集約化發展之路。“我能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好的農資產品,并且與美國宜瑞安食品有限公司簽訂了銷售合同,銷售價格每噸比市場價高300至400元,這樣的差價能讓我們比一般農戶多賺很多?!眲⒗^升說。
在我縣,像金地利合作社這樣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越來越多?!拔覀冊谵r業補貼、資金獎補、項目建設、金融服務、農業保險等方面不斷加強扶持,積極引導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專業人才、科技人才下鄉,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真正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的問題?!笨h委副書記、縣長馬文國說。為此,我縣出臺了多項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政策,實施了“四優先”政策,即優先保證涉農優惠扶持,優先申報安排涉農項目扶持,優先提供金融信貸支持,優先享受科技推廣等各項配套服務。
與此同時,為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我縣在利用村“兩委”換屆配齊配強班子的基礎上,創新思路,制定了《關于選派優秀年輕干部駐村精準幫扶的實施意見》,通過宣傳發動、單位推薦等程序,選派120名政治素質好、工作作風實、綜合能力強的優秀縣直干部到村任職,實行鄉鎮考勤,編入管區,村里辦公。聚焦基層黨建、扶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任務,當好基層組織的黨建指導員、經濟發展特派員、脫貧攻堅戰斗員及社會治理協調員。
怎么振興?
合作社+產權制度改革+網格化
“現在俺把家里的地都托管給合作社統一管理,有時間出去打工,一年能多收入好幾萬元呢?!绷肿渔偯绺︹执宕迕袷Y吉元說。
蔣吉元所說的合作社,就是苗甫庵村黨支部領辦創辦的華輝種植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入股土地1360畝,全部實現了統一供種、耕作、施肥、澆水、病蟲害防治、收割、儲存、銷售的八統一模式,真正達到了全程機械化。
將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實現規?;?、機械化經營,把農民從土地里解放出來,可以從事其他行業增加收入,能夠有效推動鄉村振興。我縣立足實際,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持股入社、到期分紅”的原則,積極推動農村黨支部領辦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努力實現群眾集體雙收益。目前,像華輝合作社一樣,農村黨支部領辦創辦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已達到85個,入股土地3.5萬畝,6家合作社成為國家級和省級農民合作社。
走進林子鎮東張村,大片的藕塘映入眼簾??吹窖矍暗木跋?,誰能想到這里曾是垃圾遍地、雜草叢生的臭水溝?這樣的變化離不開東張村的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村集體把閑置坑塘全部收回,承包給旱藕種植大戶,實現村集體收入每年增加2.4萬元。“這次改革,既改善了臟亂差的環境,又盤活了農村閑置的資產,讓‘沉睡資源’變成‘鮮活資產’,調動了村民致富的積極性。”東張村黨支部書記張丕俊深有感觸。
創辦合作社、發展集體經濟,實現土地規模經營,都需要明晰的產權關系。我縣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重點抓好清產核資、身份確認、股份量化工作,完成了36個試點村的清產核資工作,清查完成集體資源10076.48畝、資金242.79萬元、資產6273.16萬元,30個村已完成成員身份認定工作,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鄉村振興離不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我縣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健全明確四級管理體系架構,配齊配強網格員隊伍,逐級搭建工作群,實現信息高效傳播,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打下良好基礎。
振興什么?
生態文明+集體經濟+扶貧脫貧
“村里大街小巷的路全修了,還鋪上了紅色的人行道,街道兩側的墻面也粉刷一新,還畫上了主題墻畫?!闭勂鹱兓?,宿安鄉邢仙龍村村民馬傳亮格外興奮,“以前的邢仙龍,全村98戶中有12戶是貧困戶,環境臟亂差是出了名的,村集體更是一分錢也沒有?,F在貧困戶脫貧了,集體收入增加了,環境也美了,我們一下從后進村變成了先進村?!?br> 這樣的變化得益于國家的政策扶持,也得益于扶貧工作隊和幫扶干部的幫助。為幫助邢仙龍村脫貧摘帽,宿安鄉班子成員結合該村村內街道、胡同較寬,閑散地較多的實際,在房前屋后和道路兩旁的閑散地塊上做文章。2016年清理出閑散地13.2畝,邀請縣扶貧辦、農林局、水產局、蔬菜局的專家及對接幫扶單位,召開項目評審論證會,確定了以村內種植葡萄為主、村北種植大棚蔬菜為輔的產業模式。“在街道兩側建成葡萄園,前兩年實施葡萄、紅薯、大蒜間作種植,第三年葡萄進入盛果期后就只種葡萄?!彼薨侧l農辦主任李義營介紹,“2016年和2017年兩年紅薯、大蒜、大豆收入近3萬元,大棚承包費收入2.7萬元,已達到了脫貧標準?!?br> 在脫貧的同時,邢仙龍村不斷加大美麗鄉村建設,改善村民生活環境,并利用挖出的土方新建了一處假山公園,種上了垂柳和櫻桃。如今的邢仙龍村,嶄新的水泥路整潔干凈,健身廣場平坦寬闊,墻畫主題鮮明,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呈現在眼前。
“邢仙龍模式,讓農村煥發了新生機,不僅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更破解了地從哪里來、錢從哪里出的難題,為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笨h委副書記杜朝生說。
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我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大發展機遇和重大政治任務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將扶貧開發與“田園綜合體”培育、招商引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科學建立扶貧產業項目庫,重點建設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優、帶動能力強、群眾參與度高的優質項目。目前,全縣已建成80個扶貧產業項目,總投資6300余萬元,涉及特色種養、光伏發電、休閑農業、扶貧車間、“村域沉睡資源聚合經濟”等多個產業領域。實現收益480萬元,分紅410萬元,減貧2313戶、4511人。在此基礎上,我縣提出持續鞏固扶貧成效,加快村集體經濟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增強群眾幸福感。
“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我們將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讓老百姓有想頭、有奔頭、有干頭,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縣委書記林春元說。(任清松 劉麗瑩 黃浩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