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志冕本報通訊員張娜
時下,正是儲備農資的大忙時節,也是復合肥生產的旺季。 5月4日,記者在史丹利化肥(平原)有限公司門口看到,來拉化肥的半掛大貨車排起了長隊。“我們每天能銷售3000噸左右,預計5月份產量8萬噸,銷量8萬噸,銷售收入可達1.6億元。 ”公司總經理段倫君說。
成立于2007年的史丹利化肥(平原)有限公司是史丹利農業集團的子公司,擁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工程實驗室等諸多“科技招牌”。段倫君說:“肥料是‘農業的糧食’,我國化肥消耗量占到全球的35%。在農業轉型升級的新形勢下,只有持之以恒強化科技創新,不斷研發新產品、提高肥效,才能始終處于行業發展最前沿。 ”
較早采用高塔造粒讓理想照進現實
走進史丹利化肥(平原)有限公司廠區,一座高112米、直徑30米的建筑物尤為引人注目,這是史丹利的標志性建筑——高塔復合肥的“造粒塔”。
高塔造粒技術是將尿素融溶后與磷鉀混合,從高塔自由落體而成,其生產的肥料顆粒均勻、養分合理,除含有氮磷鉀外,還含有鈣、鎂、硫、氯等多種中、微量營養元素。公司生產管理部經理楊光勝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化肥生產企業都已采用高塔造粒技術生產,但在10年前,這一技術卻受制于資金、技術等瓶頸制約,生產應用只存在理論上的可能。“在集團公司大力支持下,建廠伊始我們便承接集團公司資金、技術優勢,決心在平原實現高塔造粒。”楊光勝說。經過3年研發,2010年,企業成功上馬年產20萬噸的高塔造粒生產線,成為國內較早實現產業化的企業之一。高塔項目的投產,不僅提高了企業產能,還為公司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點。該條生產線自運行以來,產品產銷量均有了大幅提高。
如今,公司又引進了噴漿造粒技術。“應用噴漿造粒技術生產的產品粒度堅硬、不易板結,穩定性好、吸濕性小,肥效比高塔造粒更好。可以說,我們的技術又一次走在了行業發展的前沿。”楊光勝說。
上馬硫酸鉀型復合肥向經濟作物要效益
走進企業的生產車間,工人忙碌,機器轟鳴,一派紅火的生產景象。“這是我們這兩年主打的硫酸鉀型復合肥,去年全年我們只生產了10萬噸,今年一季度就已生產5萬噸。 ”楊光勝介紹。
硫酸鉀型復合肥采用氯化鉀低溫轉化、化學合成工藝生產,它含鉀高、含氯低,非常適合水果、蔬菜、煙草等經濟作物,特別是忌氯作物施用。“在化肥的生產過程中,鉀含量高了容易出細粉、不易成型,這是制約化肥生產企業進軍高鉀肥市場的最大難題。目前,國內掌握這一技術的企業屈指可數,因此,我們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楊光勝告訴記者,高鉀肥的利潤空間是大田肥的兩倍以上,目前公司建設有兩條硫酸鉀型復合肥生產線,設計產能20萬噸/年,全部達產后,每年利潤可達5000萬元。
產品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近年來,史丹利堅持走“科技興企”之路,建立健全了科技創新體系,創建了省級工程實驗室,與齊魯工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上海化工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實現了年年都有創新點、年年都有新產品、年年都有新發展。目前,企業擁有國家專利授權45項,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4項,開發高新產品26項,其中5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4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環保領域舍得投入走綠色發展之路
化工企業是環保問題的“易發多發區”,可史丹利在去年11月至今的環保督察中,卻取得了督察“零”問題的優異成績。談及其中奧秘,段倫君堅定地說:“把環保當作千年大計,舍得投入、狠抓環保,就能實現生產達標、綠色發展。 ”
投入3000余萬元,淘汰鏈條鍋爐、新上煤粉鍋爐是史丹利在2017年環保領域的“大手筆”。據公司EHS部經理張繼偉介紹,新上煤粉鍋爐后,煤的燃燒過程在移動中完成,燃燒較為充分,熱效能由過去的81%提高到了98%。同時,不會產生廢煤渣,而產生的煤灰還可以回收再利用。“去年9月我們完成了鍋爐改造,目前,各項環保指標均達到超低排放標準。 ”張繼偉說。
“環保標準只會越來越嚴,今年我們要未雨綢繆,按照直排的標準,投資200萬元新上一套污水處理設施,努力把公司打造成為綠色生產、節能環保的標桿企業。 ”談及未來,段倫君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