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圈中為醫生從劉女士體內取出的針頭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全媒體記者張康通訊員李夢嬌攝影報道)
5月18日,武城縣市民王先生將一封感謝信交到了德州市人民醫院內二科醫生辦公室,以表達自己及家人的感激之情。原來,王先生的母親半個多月前自己在家中注射胰島素時,不小心將針頭斷在腹部,在當地取出未果后放棄。日前,老人因血糖高來到德州市人民醫院就診,在醫務人員的幫助下終于將6毫米長的針頭取出。
劉女士今年65歲,因患糖尿病自己注射胰島素已經十五年了,一天三次。4月28日下午6點多,劉女士像往常一樣準備注射胰島素。拿出針管后,劉女士發現針頭有些彎曲,就將針頭掰直后接著使用,誰知針頭斷在了腹部。
劉女士趕緊喊來兒媳婦,兒媳婦拿著縫衣針想把針頭弄出來,但針頭卻越弄越深。隨后,劉女士來到當地醫療機構,經過一番努力也未取出,只進行了輸液消炎。雖然針頭沒有取出,但劉女士認為對自己身體并沒有任何影響,便沒放在心上。
5月15日,劉女士因為血糖高、小便頻繁來到德州市人民醫院就診。問診過程中,接診醫生劉杰軍得知劉女士有針頭留在腹部,已半月有余。劉杰軍先是一驚,后立即將針頭斷在體內的危險后果向家屬說明。獲得家屬理解后,劉杰軍趕緊聯系相關科室醫務人員對斷在劉女士體內的針頭進行定位取出。
找到這根斷針還真是個難題,醫務人員先是為劉女士做了透視,但患者腹部脂肪太厚看不到針頭,后做了超聲定位,顯示不清楚。“存留在體內的針頭非常細,長約6毫米,直徑約1毫米,想要取出它必須非常精準,存在一定難度。”放射科許萬博醫生介紹,利用CT重建技術重建出1.25毫米薄層圖像,最后在薄層圖像上看到針的位置,進行了精準定位。放射科介入小組經過周密的規劃和耐心操作在CT下進行取出手術,30分鐘左右針頭被取出。
目前,劉女士仍在住院,身體也逐漸恢復。“我們來就診那天下著雨,咱們內二科的幾位醫生和護士陪著我們一起跑前跑后做檢查,最后取針頭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七點了,真的非常感謝!”王先生說。
此外,德州市人民醫院內二科主任醫師劉杰軍提醒,由于針頭細小,極易通過肌肉游走到其他器官,甚至會扎破靜脈、動脈等引起大出血,若出現針頭斷在體內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取出。
劉杰軍表示,臨床上經常出現不規范注射行為導致的嚴重后果。自我注射經常出現的問題有:不注重每次更換針頭、不注重消毒、沒有正確輪換注射部位、劑量不準確、胰島素保存不當和過期使用,這會讓患者出現疼痛、出血、感染、血糖控制不佳等諸多問題。他提醒自行注射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規范操作。
■相關新聞
15歲初中生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呈年輕化趨勢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張康通訊員李夢嬌)
21日,記者從德州市人民醫院了解到,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等原因,一般中老年人容易患上的“2型糖尿病”呈年輕化趨勢,三十多歲的糖尿病患者并不少見,十幾歲甚至更小的孩子患糖尿病的也時有發生。
日前,15歲的小超感覺下肢乏力,總感覺口渴,喝了水還是渴,小便次數也明顯增多。小超在母親的陪伴下前來醫院就診,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
經了解,小超家族并無相關遺傳史,患病與日常飲食有很大關系。小超身高173厘米,體重160多斤,平時很少參加鍛煉,喜歡吃高熱量的食物,每晚回到家,還要再來頓夜宵。“以前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人甚至年輕人早早地患上了此類疾病。”內二科主任醫師劉杰軍指出,在門診上像小超這樣的糖尿病低齡患者并不少見,甚至年齡更小的患者也有。劉杰軍說,小朋友因長期攝入高熱量食物,導致身體肥胖,并造成血脂、血糖、血壓指標都高出同齡人的好幾倍,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
此外,現在很多年輕人尤其是男性都是“應酬族”。劉杰軍指出,這類人群平時是吃得多、坐得多、動得少,并且日常生活中不注意控制飲食,經常大吃大喝,這樣很容易致使營養過多。時間長了,胰島的負擔太重,血糖也隨之升高進而患上糖尿病。其次,很多年輕人還有晚上熬夜看電視、玩游戲的壞習慣,這也加速了糖尿病的發生。“年輕人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方面要做到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劉杰軍提醒,不要空腹吃太多高糖分和高油脂的食物,多吃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注意營養的全面、均衡。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平時可以做些運動鍛煉,跑跑步、打打羽毛球等。堅持定期體檢,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