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趙治紅 通訊員 王冠楠) 5月16日,記者來到市中街道辦事處龍山社區便民服務站,社工們正在進行社區居民建議訴求摸底排查、檔案整理。
去年以來,市中街道辦事處積極推進文明社區建設。根據區域劃分片區,把143個小區和原村居劃分為8個城市社區。按照省委和德州市委提出的實現“黨建工作區域化、社會管理網格化、服務群眾精準化,不斷夯實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的目標,牢固樹立大黨建理念,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加強綜治基層基礎工作,全面提升社區規范化管理服務,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招聘了50名政治過硬、能力較強、熱心服務于居民的優秀社區工作人員,協助物業做好社區服務工作,及時收集社情民意,并負責將黨和政府各項政策傳達到分管片區居民,確保政令暢通,讓服務覆蓋每一個小區、覆蓋13萬居民,推動物業服務企業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我們要通過‘專職+專業’的形式,通過全力推進社區服務扁平化,打造‘百事通’型的社工隊伍。”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仇猛說。
為了讓新招聘的50名社工盡快熟悉工作,市中街道與德州陽光社工服務中心合作,為每個社區配備一名專業社工指導幫助工作。來自聊城的28歲小伙子王玲振就是龍山社區的社工指導老師。王玲振說:“社區居民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因為經歷、年齡、學識等因素而大相徑庭,要了解不同行為表現人群背后的心理因素,善于站在居民的角度換位思考。因此在工作中,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手上有事就草草打發來訪居民,要耐心傾聽居民訴說,讓居民把情緒發泄出來,把不滿訴說出來,從細微中洞察信息和居民訴求,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15歲男孩李曉陽,父母都是工人,平時沒有時間照顧他。正值青春期的李曉陽變得叛逆,性格孤僻,不信任別人,滿口臟話。社區服務站成立后,他經常放學后到社區服務站玩耍,王玲振觀察到這個男孩的情況,主動和他溝通,慢慢引導李曉陽,平時放學幫他輔導作業,做完作業陪他談理想和未來。只要有社區服務站組織的活動,就安排李曉陽做志愿者參加活動,慢慢地李曉陽和剛來社區服務站時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成了一個文明向上愛幫助別人的好少年。
市中街道還投資50余萬元開發建成網格化黨群服務管理平臺,與市中街道微信公眾號相連,建設智慧黨建,實現管理電子化。將新招聘的50名社區工作者作為網格員分配到8個社區,要求他們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傳輸到智慧黨建的網格化平臺,街道黨工委根據問題分配到相關管區或部門,由他們進行處理,過程一目了然。
社工的好服務讓群眾豎起大拇指。龍山社區居民王長貴說:“自從成立了社區便民服務站,這些社工真是幫了很大的忙。我家中父母都八十歲高齡,生活不能自理,我每天在外做小買賣,媳婦在家照顧父母,還有上學的孩子,家中很困難。社工們了解情況后就經常來我家幫忙,有時候幫忙打掃一下家庭衛生,幫忙拆拆洗洗,逢年過節還給我們家送來油和面。”
社區工作漸漸步入正軌,龍山社區便民服務站社區小組長孫凌云說:“從今年1月大家正式上崗至今5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們組織了元宵晚會、環保公益騎行等活動,拉近了和社區居民之間的距離,漸漸地和社區居民融為了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