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后,中央軍撤逃南下,國民黨地方政權相繼解體,許多地方武裝乘機擴充勢力,進行地方割據。為響應中共中央北方局發出的“每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應該脫下長衫到游擊隊去”的號召,具有革命斗爭傳統的慶云縣人民,在中共津南特委和慶云縣委的領導下,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提出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和放手發動群眾,獨立自主地開展敵后游擊戰爭的方針,積極發動群眾、宣傳抗日救國、建立武裝政權,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斗爭。
1937年7月15日,在中共津南特委負責人馬振華、邸玉棟同志的領導下,遵照中央《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首先在鹽山縣舊縣鎮成立了華北民眾抗日救國總會和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周硯波任會長,傅炳翰任秘書長,周硯波兼任政治委員會委員長,邢仁甫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王俊峰任鋤奸部長,并要求津南各縣地下黨組織立即發動黨員,迅速組織抗日救國會、救國軍。
1937年8月,慶云縣委在城北馬劉村召開會議,傳達津南特委指示,廣泛發動群眾,組織抗日救亡團體,發展抗日武裝。經過一個多月的秘密串聯和發動,縣委于1937年9月在魏家洼村召開了抗日救國會成立大會,正式宣布成立抗日救國會第十三分會,公開打起了抗日救國的大旗。參加會議的共40余人,大部分是共產黨員,公開身份是小學教員、中學學生。會上宣讀了中共中央《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分析了慶云的抗戰形勢,提出了“在統一戰線領導下,不分階段,不分民族,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有槍出槍,全民動員,共同抗日”的口號,并推選范普權、劉冠英、張岫石、趙志賢為分會正副主任,會址設在板營小學。
會后,共產黨員和愛國青年立即放手發動群眾宣傳抗日,一時抗日呼聲、抗日救亡的聲音響徹慶云大地。慶云抗日救國會第十三分會在上級黨和總會的領導下,迅速組織抗日救國軍。共產黨員、縣委委員王之翰親自回到家鄉柴林莊一帶活動,在很短的時間里,組織發動100多人參加了救國軍。柴林莊村共產黨員陳永泉、郭云峰、馮炳志(現用名鄭鐵橋)帶領村中30多名共產黨員和愛國青年,拿出全村最好的20多支鋼槍參加了救國軍。滄縣部分國民黨警察40余人南逃時潰散,在慶云河涯趙村一帶活動,藏槍20余支。救國會聞訊后,立即派李景岳同志前去做工作,動員其加入救國會(后編入抗日救國軍特務團一大隊,艾棟臣任一大隊長,后任十九路指揮)。
1937年10月,北方局決定將河北省委領導的津南工委所屬津浦鐵路以東黨的工作交給山東省委領導。中共山東省委派于文彬同志來冀魯邊區,領導邊區人民進行抗日救國運動。于文彬根據冀魯邊區的斗爭形勢和任務,成立了魯北特委(亦稱魯北特工委或冀魯邊工委),于文彬任書記,馬振華任組織部長,趙銘新任宣傳部長,邸玉棟、邢仁甫、崔躍南、范普權、杜步舟、周凱東為委員。
11月8日,慶云縣十三分會100余人的救國軍,由范普權、張岫石帶領,來到鹽山縣張會亭村的天主教堂,與鹽山九分會的崔躍南、楊正全、路牟班等組織的救國軍會合,并由崔躍南、范普權帶領到舊縣,以這部分人為骨干,成立了冀魯邊區抗日救國軍的主力--特務團,路牟班任團長,馬振華任政治主任,下轄三個大隊。與此同時,地下黨員姚思清、鄭德昌在家鄉組織了百余愛國青年參加救國軍,搜集各種槍支百余條,活動在尚堂、東郎塢、楊和寺一帶。不久,率部加入樂陵縣杜步舟組織的抗日救國軍(活動在我縣馬頰河南一帶),姚思清、鄭德昌分別擔任三營教導員和營長。
1937年11月,各縣組織的抗日救國軍相繼到舊縣集合。為統一指揮,將各縣救國軍整編為一、二、三團和特務團,每團設正副指揮和政治主任(黨代表),每團轄三個大隊。一團指揮劉子芳,二團指揮李子英,三團指揮杜步舟,并成立了抗日救國軍司令部,邢仁甫任司令,崔躍南、于文彬任政治部副主任,范普權任政訓處長,張耀曾任副處長,周凱東任參謀長。至此,冀魯邊區抗日武裝正式建立起來。
李玲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