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指出: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我市按照建設生態樂陵、打造花園城市的發展思路,立足市情、水情,提出生態水利、民生水利、安全水利、人文水利、智慧水利的建設目標,結合河道現狀,改變單純清淤治理模式,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
清澈的河水碧波蕩漾,河岸上植被繁茂蒼翠,朱集溝這條承載著時光印記的河流,曾河道淤塞嚴重,兩岸雜草叢生,夏天蚊蠅孳生。如今通過生態治理,已成為市民茶余飯后休閑健身的首選地點。這一喜人的變化,來自于我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取得的實效。
我市水網主要有“三河、五干、四十九條支溝”,其中省級河流3條,德州市級河流2條,加上鄉村級河道共計951條。我市在951條河道設立河長863人、河管員447人、警長162人,形成了“河長+警長+網格員”的日常管護機制。
從“掩鼻走”到“景成畫”
“天也藍,水也清,人在畫中行……”黃夾鎮后周家村村民周起來自編順口溜,道出了霍寨溝河道環境改善后的喜悅。
在數月前,霍寨溝曾是該鎮干部群眾的一塊“心病”。有段時間,泥沙淤積,時有垃圾漂浮,群眾怨,干部急?!昂捌粕ぷ?,不如甩開膀子!”市水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邢恩元話語擲地有聲。他們對上爭取相關配套資金,籌集300余萬元疏浚長達29.88公里的河道,霍寨溝干凈了。
為落實好“河長制”,我市切實將境內河流管護起來:在“外截”上下功夫,消滅污水源頭;在“內疏”上下功夫,狠抓河道疏浚;在“扮靚”上下功夫,狠抓綜合治理。
去年,我市先后開展了兩輪“清河行動”,共拆除違建10萬余平方米,清理攔河漁具3000余套,清理沿河垃圾4萬立方米,清理河道浮萍5萬平方米,清理樹木70余萬株,排查封堵入河排污口67處。今年我市又開展清河行動“回頭看”行動,對河道漁網、河灘內新生樹木等易反彈的問題,及時清理并對鄉鎮清河行動進行督導考核,列入全年考評。
從“管一時”到“長期抓”
“你好,我是樂陵市河長制辦公室督查員,請問徐黃溝西段鄉段的河管員是您嗎……” 5月28日,在西段鄉西崔村河道公示牌前,督查員馬妮撥通公示牌上所記錄聯系人的聯系電話,對其進行電話抽查。
“河長制”工作,永遠在路上。我市定期對各鄉鎮“河長制”實施情況進行巡查,建立市月巡、鄉周巡、村日巡、河長辦每月一督查的“三巡一督”的河(湖)長制機制。市河長辦聯合市水務局成立了6個由水務局班子成員和副科級牽頭的督導檢查組對全市17個鄉鎮街每月定期督導檢查,同時吸收20名退轉軍人成立河道科對省市級河湖進行日常巡查,成了發現問題的“順風耳千里眼”。
“2018年6月6日,河面浮萍增多; 6月7日,河面上有漂浮物,組織人員立即清理……”這是樂陵經濟開發區路家村段村級河長朱超的巡河筆記中的一段。他說:“河道內的垃圾能清理的我就清理,無法清理的及時向上級匯報?!薄皩τ诖寮壓娱L或義務河長巡河發現的問題,需要我們協調解決的,我們鄉鎮河長辦都去實地查看,現場處理,及時解決?!睒妨杲洕_發區副主任鄭偉說?!昂娱L不是冠名制,而是責任制。河長雖然管的是一條河,但要解決的問題卻超越了一條河。 ”市水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徐勇豹說,我市就是通過這樣一級抓一級,積極抓責任、抓落實的方式將河水水質問題從“管一時”向“長期抓”轉變。
為保證工作長效,我市還積極摸索建立了“河長+警長+網格員”的日常管護機制,公安部門協助河長和網格員,聯手打擊涉河涉水違法行為,同時為截污、水域管理、清障拆違等工作提供執法保障。
從“靠政府”到“大合唱”
市中街道五里莊村是大橋溝沿線經過的一個村?!扒辶枇璧乃畤W啦啦地流”的畫面,是村里不少老人腦海中最懷念的兒時記憶?!昂髞聿恍袊D,大家不懂得保護,亂扔垃圾、亂倒臟水,一條好好的河被弄得不成樣子?!碧岬胶恿鞯脑庥觯謇锶藝@息不已。
可這兩年,情況又有了改變,先是這條河有了村級河長天天巡邏,市里還常有人來向大家宣傳“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道理”,各種微信、展板上天天見,村干部逢人就講“保護河水”。
大橋溝變了,在2017年5月清淤后,街道里還給河道種上了綠樹,兩岸的垃圾也清理走了。
大橋溝鄉級河長趙世昌說,河長制影響每一個臨河而居的百姓,以前沒人管,大家你扔我也扔?,F在有“河長”監管,巡查員巡視,保潔員每天下河打撈垃圾,村民們都不好意思再亂扔垃圾亂排污水了。村里人不僅開始約束自己和家人的行為,碰到陌生人向河道扔垃圾也會主動制止。
眼下,我市全民治水氛圍不斷濃厚,形成了萬眾愛河、萬眾治河、萬眾護河的好局面。“單打獨斗肯定行不通,光靠政府也行不通,必須全面發動起來?!毙隙髟硎?,為了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市河長辦對全市17個鄉鎮(街道)的義務護河隊進行授旗,推進社會監督體系的完善。
立足“治水一盤棋”的思想,我市變“多頭治水”為聯合執法,進一步強化執法監督,統籌公安、國土、環保、住建、城管、交通等部門的涉水行政執法職能,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定期會商、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涉河涉湖違法犯罪活動,通過進一步堅持綜合執法、河長巡查和公眾參與相結合,積極依靠基層組織和廣大群眾,形成河湖監管合力。□本報記者 鐘偉 本報通訊員 許聰聰 李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