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 (記者 王志強 通訊員陳志博 高榮興)6月6日下午,黃夾鎮老官張村村民張廣增來到村里祠堂,為他已過世的母親“掃墓”。他母親的骨灰盒是在一年前遷進來的。主動將親人骨灰遷入祠堂,他是全村第一個。
祠堂位于老官張村東南角,是個仿古建筑,裝修考究。“祠堂2016年10月修建,2017年5月正式啟用,集喪葬服務、骨灰存放于一體。 ”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光輝說,祠堂是在坑塘填平、廢棄地整理的基礎上建的,占地4畝,祠堂內安放了一排排柜子,被分成若干小格,可滿足村民的骨灰存放需求。總投資60余萬元,高規格建設,是德州村級祠堂中的模板。
在農村,人去世后入土墳是個老傳統,但也帶來一些問題。“我有一塊2畝多的地,里面有30多個墳頭,不僅耕種面積大幅減少,同時也沒法機械化耕種,帶來很大的不便。 ”該村村民李維孝對土墳占用耕地的情形深有感觸。
不和活人爭地,大面積推廣祠堂,我市于2016年出臺“新規”:以節約土地資源、減輕群眾負擔為目標,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城市規劃區外村級祠堂和集體性公墓規劃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快村級祠堂和集體性公墓等殯葬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村莊建祠堂,政府給補助:村級祠堂采取市、鄉兩級統籌資金的方式予以建設。對于2016年建設投用的,市財政將按50%的比例出資,逐年按市、鄉兩級出資比例4:6、3:7、2:8、1:9增減。對擴建、改建的村級祠堂,經驗收合格后,市政府根據專業評估公司評估投資額,給予適度補貼,并將村級祠堂和集體性公墓建設納入年度協同發展綜合考評。
越來越多的祠堂建設起來,但是祠堂的真正使用是個難點。張光輝說,建祠堂前征求村民同意,祠堂建成后,加大宣傳,村干部家有人去世入祠堂作表率,并給村民算了一筆賬:祠堂安放骨灰盒可替代耕地;同時喪事不用買棺材,哀樂代替吹鼓手,可節省喪葬費用;更符合上級移風易俗的政策。慢慢地,村民接受了“入土為安”轉為“入室為尊”的喪葬方式。
目前在我市,建骨灰祠堂的方式正在農村大面積得到推廣。據統計,已有農村祠堂87個,可容納3萬多個骨灰盒。這些祠堂已遍布全市17個鄉鎮街,節約土地百余畝。“祭奠是為了傳承孝道,不是花錢和面子。現在誰家鋪張浪費、大操大辦、搞封建迷信,會被其他村民笑話。 ”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短短幾年的時間,入土轉為入室的觀念已經從“新規”成了“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