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接受德州日報記者采訪
與夏津“梨樹王”合影
梁衡的各類著作
不只寫古樹,梁衡還手繪了不少古樹
□本報記者 趙紅衛 高紅巖 王志偉
人物簡介
梁衡,著名學者、新聞理論家、作家。山西霍州人。
1946年出生,1968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歷任《內蒙古日報》記者、《光明日報》記者、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人民日報副總編輯。著名的新聞理論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論家,現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中國記者協會全委會常務理事、人教版中小學教材總顧問。曾榮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和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
其代表作品有“新聞三部曲”——《記者札記》《評委筆記》《總編手記》,散文集《覓渡》《把欄桿拍遍》,科學史章回小說《數理化通俗演義》,寫作研究集《我的閱讀與寫作》《毛澤東怎樣寫文章》,政論著作《梁衡雜文集》《官德》等。
腳上一雙休閑鞋,拿著手機隨走隨拍,今年72歲的梁衡,退休后創立了一門新學科——“人文森林學”,現在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尋找古樹、發掘古樹背后的人文故事上來。今年4月,夏津縣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6月10日,梁衡第一次來到夏津,他說:“我就是奔著這珍貴的千年古桑樹來的。 ”
此間,梁衡接受了德州日報記者專訪,談記者生涯、談讀書、談創作,也談了挖掘縣域文化獨特性的幾點意見、建議。這位思想深邃的學者,雖雙鬢染雪,但精神矍鑠,目光如炬,這大概就是理想信念之光的展現吧。
“一名優秀的記者首先要有社會責任心”
記者:從1968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到退休,從最初的記者,到后來的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再到最后的《人民日報》副總編輯,您始終沒有離開過新聞界。新時代背景下,您覺得如何做好新聞輿論宣傳工作?
梁衡:不管是從事管理崗位還是干記者做業務,我都強調報紙是為人民服務的。在學術研究當中,我專門研究過新聞與政治的關系,黨和政府是站在人民立場上的,報紙也是站在人民立場上的,他們本質上都是為人民服務。我當記者最大的感受也是不能忘了群眾,不能忘了基層。只有在基層和群眾密切聯系,才能體現記者的價值。
十九大以來的新聞宣傳思想,更加強調報紙要站在人民立場上,為現代化服務,為新時代服務。作為記者要從本質上、規律上理解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做好報紙宣傳工作。
記者:做一名優秀的記者要具備哪些能力?
梁衡:首先要有責任心。記者是社會各界的紐帶,他的一舉一動都連著整個社會。同時他還負有開啟思想、引導輿論的責任。這是一種使命感,也是一種政治覺悟,也是一種職業道德。第二,要勤奮。記者工作比較自由,一不勤奮就會懈怠。記者應像獵人一樣,在目標不定的情況下捕捉目標。第三,要有創新精神。記者要把自己定位在“最好”。寫最好的稿子,發現最好的典型,用最快的速度報道最好的新聞。
記者:對記者,尤其是剛從業的青年記者的成長,您有什么樣的建議?
梁衡:多讀書、多看報,加強學習。我最初當記者的時候,口袋里老裝一本《歷代文選》,走到哪背到哪。以前,我們去縣里采訪,早晨8點以前采訪活動還沒開始,我就利用這段時間背背書,晚上睡覺前,再看個兩三千字也很容易。大家總是問,好的語言是怎么來的?就是背書,背經典古文。
有人說新聞無學,我說“學在有無中”。好像有,好像無,越是這樣,它反而是越深的,越要爐火純青才能掌握。當一個記者很容易,但是要當一個好記者,一個對時代有點貢獻的記者就難了。
“一棵新聞樹上應該結出五樣果子”
記者:您的散文作品《夏感》《跨越百年的美麗》《晉祠》《壺口瀑布》《把欄桿拍遍》等文章選入教材。入選教材、教學用書的大約已有70多篇次。散文創作與您的記者生涯是什么樣的關系?
梁衡:散文創作可以說伴隨著我的整個記者生涯。記者行業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到處走,接觸生活;第二是緊扣時代脈搏,這給記者提供了天然的創作土壤。我曾經在中國人民大學做過一堂講座,題目叫做《一棵新聞樹上的五樣果子》,回答了記者在新聞行業應該有什么收獲。
第一樣果子是新聞業務;第二樣果子是文學創作;第三樣果子是政治雜文,現在我的很多政論文章還在新媒體平臺傳播,比如《享受豈能是頭銜》《為什么不能用詩作報告》《普京行走在空曠的大街上》,這類文章揭露腐敗,為社會鼓與呼;第四樣果子是科普作品,我寫過一本書《數理化通俗演義》,是給孩子們寫的。我曾經在教育部門采訪,看到孩子們讀書很苦,出于記者的社會責任心,想改變這種現狀。沒想到是,這本書成為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30年再版了30多次;最后一樣果子是學術研究,比如新聞理論、文學理論、思維科學的研究。
記者:不管在編采業務崗位,還是管理崗位,平時的工作應該是非常繁忙的,您創作的時間哪里來?
梁衡:時間都是擠出來的。我在《人民日報》做副總編時,最多的情況就是夜班等稿子,經常等到夜里3點多,我就用這段時間搞創作,我的好多散文比如寫李清照的《亂世中的美神》都是在那時候寫的,把報紙大樣翻過來,用鉛筆在上面寫。
“讀高層次的書才能做高層次的人”
記者:現在生活節奏很快,人們用來讀書的時間有限,您覺得作為記者,應該優先閱讀什么樣的書?
梁衡:我是專門研究過讀書的,曾經在北京師范大學做過講座《讀高層次的書才能做高層次的人》。人的閱讀分6個層次。第一檔次的閱讀叫做刺激,比如武打小說,黃色小說,滿足人的動物本性;第二檔次的閱讀叫做消遣,主要用處就是消磨時光;第三檔次的閱讀叫做信息,滿足即時需要,特點是稍縱即逝;第四檔次的閱讀叫做知識;第五檔次的閱讀是思想;第六檔次的閱讀是審美。只有兼具思想和審美的讀物,才是最高級的,是人們應該讀的經典。
中國古代散文家有一個好傳統,就是和政治結合,除少數專業作家外,好的文章家都是政治家、思想家。比如,韓愈、范仲淹、王安石,他們有政治實踐,同時又將自己的思想寫進文章。政治家、思想家寫的文章有骨頭,我把它叫做中國文章的脊梁骨。我建議,要多讀一些政治家、思想家的文章,能幫助人接地氣,強骨氣,更理性。我曾經編過一本書《影響中國歷史的十篇政治美文》,2012年由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已多次重印。所選的文章都要符合兩個標準,一是它當時提出了一個思想,并且現在還在使用;二是文中的詞匯或句子是首創,并進入漢語辭典、語典,現在也還在使用。這個標準是很苛刻的,無論思想還是語言,必須是獨家首創,雖過了千百年仍有生命力。這就是經典,可以做范本。這10篇是賈誼的《過秦論》、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諸葛亮的《出師表》、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文天祥的《正氣歌序》、林覺民的《與妻書》、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和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這些文章都是用血和淚寫成的。不知多少改朝換代、人事興替、血流成河、硝煙戰火、經驗教訓才凝成一篇文章。
“文化,是一個地方最大的資本”
記者:第一次來到夏津,這里給您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梁衡:這次,可以說我是被古桑樹吸引而來。第一次來,這個地方給我的感覺很好。
近5年來,我開了一個新學科,叫“人文森林學”,研究人和樹的文化關系、樹的歷史故事。名木、古樹是從年齡上說的,把樹和文化的東西聯系起來我把它叫做“人文古樹”?,F在已經寫了22棵了,這次來夏津也是主要為這個目的。
樹上有很多人文的東西需要我們挖掘。比如,清朝時這里有一個地方官叫朱國祥,他是朝中官員被貶到這個地方來的,來后提出來要植樹治沙,為老百姓辦了件好事。通過這個故事把當時官吏的勤政文化挖掘出來,讓我非常感動。我的新書《樹梢上的中國》即將出版,如果可能,我也會把夏津的古樹寫進去。
記者:您對夏津的發展有什么樣的建議?
梁衡:現在很多地方不注重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常停留在民間傳說上。一棵古樹、一片古樹林(比如夏津的這些古桑樹)應該從兩個維度尋求它的價值??v向來看,它是歷史的里程碑,黃沙變桑田;橫向來看,它是一個地方的地標,1600年的老桑樹,全國少有。上次我去江蘇宿遷,那里是項羽的故鄉,項羽曾親手栽過一棵樹,現在圍繞這一棵樹,打造成一座旅游城,這是比較成功的案例。夏津現在發展旅游,要努力挖掘當地的文化。山水可以重復,但是文化不能重復,要找到自己獨特之處。以文化搭臺,唱出來的“戲”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