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鄉村創新創業人才,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要健全體制機制,大力營造農村創業創新良好環境,吸引更多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為推進農業農村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健全組織工作機制。鄉村人才振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部門、多領域,需要加強戰略謀劃和資源整合,需要建立高效的組織領導工作機制予以保障,形成合力績效。各級政府要打破多頭管理、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加強部門協調和聯動,建立由黨委統一領導,農業、科技、教育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動配合的工作機制。各級農業部門要發揮好職能作用,把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作為一項重大任務,為農村創業創新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引導積極發展規模種養業、特色農業、農產品加工和流通業,主動對接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提高創業創新質量和效益。
完善保障機制。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快推進職業教育、技能培訓體制改革,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創業培訓體系。一要明確培育對象。基于當前農村現狀,現階段培育的主要對象包括:骨干型農民、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建立返鄉下鄉人員信息庫,有針對性地確定培訓項目,實施精準培訓,提升其創業能力。二要優化培育內容。按照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向,在培訓內容上進一步向綠色發展、創業創新、現代農業經營理念等重要主題集中,逐步培養一支有影響力、成長力、帶動力和輻射力的帶頭人隊伍。探索建立農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弘揚“工匠精神”,促進農業技能人才培養。三要創新培育形式。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結合農民生產實際需求,扎實推進“田間課堂”和“空中課堂”建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鼓勵各類培訓資源積極參與創業培訓,支持各類園區、農民合作社、中高等院校、農業企業等建立創業創新實訓基地。
改革政策激勵機制。要為鄉村創新創業人才制定一系列扶持激勵政策。為進一步壯大鄉村創新創業者隊伍,要加大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政策支持力度,將符合條件的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項目納入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范圍,將其開展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所需貸款納入擔保體系支持范圍。出臺建立包括風險處置、科技服務等綜合扶持政策體系,通過政策扶持提升鄉村創新創業者農業生產經營能力,進一步發揮其引領和帶動作用。
建立市場促進機制。政府應依托市場,搭建服務平臺,建立市場促進機制,增強鄉村創新創業人才在生產經營方面的活力。建立土地流轉服務機制。首先,要進一步加快農民土地承包確權登記,為土地流轉做好準備;其次,要著力搭建土地流轉交易平臺,培育土地流轉市場,完善流轉法律程序,鼓勵農民在堅持自愿、平等、有償的原則下流轉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推動土地經營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再次,要引導和鼓勵鄉村創新創業人才利用農村荒地和廢棄地來創業。
完善農業科技信息服務機制。首先,要加快農業科技推廣體制改革,加快新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基層農技人員要強化責任意識,創新工作思路,加快新產品、新技術向農村創新創業者的推廣應用。再次,要搭建科技信息服務平臺,提升服務效能。農業部門要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農技推廣服務云平臺等信息化服務手段,多渠道、多層次地為鄉村創新創業者提供科技服務。
健全金融服務機制。第一,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對農村創新創業者的金融扶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創新金融產品,拓寬貸款的抵押范圍。探索推進包括農村承包土地、農業設施、農機具在內的抵押貸款業務,破解創業融資難的問題。第二,積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農村,拓寬創業融資渠道。第三,完善農業保險政策。由于鄉村創新創業者規模經營面臨更大的風險,通過稅收減免或適當補貼引導保險機構創新保險產品,通過保費補貼引導創新創業者積極參保來降低創業風險。
優化環境拉動機制。優化產業環境,政府要積極拓展農業多功能,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使生存型、保障型的傳統農業轉變為高效生態農業,增加鄉村就業創業機會,提升高素質青年“以農為業”的動力。優化社會環境,加強戶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保制度等制度創新,回歸農民的職業屬性。優化農村環境,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的投入力度,并在公共交通、供水供電、環境保護等各類基礎設施規劃方面做好城鄉規劃銜接,增強農村發展的持續活力。 □王紹芳(作者單位:山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