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正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蘊含了全新的改革追求和價值取向。
“最多跑一次”改革,表面上看是一個針對具體問題的改革,實質上是政府職能深刻轉變、權力運行方式深刻變革的系統工程,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服務型政府的積極探索。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僅僅一年多,就已基本實現目標,目前改革仍在持續深化,目標是讓“最多跑一次”升級為“就近跑一次”“一次也不跑”。這場改革,始終聚焦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這一主線,打破了傳統“改機構、動職能、調編制”的機構改革路徑,創新運用大數據推動政府數字化轉型,實現政府審批流程再造,為優化權力組織運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當前,我省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時期,應將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作為重要抓手,加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設計,激發體制機制新優勢、新活力。筆者認為,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的如下幾點原則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加強頂層設計,以協同化形成強大合力。“最多跑一次”改革時間較短,但改革成效突出,一個重要原因是頂層設計的指導性強,推進機制較為健全。黨政主要領導站在改革一線,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決心和“壯士斷腕、猛藥去疴”的改革氣魄全力推進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在2016年由時任浙江省長的車俊首次提出,此后改革加速進入“快車道”。由浙江省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省成立“最多跑一次”改革專題組,辦公室設在省編辦,負責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調度各方,成員單位包括省政府辦公廳、發改、人社、公安、法制辦、工商、國土、建設廳等。按照“突出重點、分步到位”的原則,改革切入點從與群眾和企業辦事最密切的五個部門入手:發改委(企業項目審批)、工商局(商事登記)、公安廳 (公安行政審批)、人社廳(人社領域服務)、國土廳(不動產登記),健全完善工作推進、考評考核、監管保障機制,在全省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集成聯動、全面覆蓋”的政務服務體系,在全省形成“全民參與、勇于擔當、奮勇爭先、比學趕超”的改革輿論氛圍。
強化技術支撐,以信息化重構審批流程。“最多跑一次”改革作為系統工程,必須找到制約改革的關鍵短板,實現重點突破。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政策服務提出了多元化、綜合性、高質量的新要求,發揮“數字引擎”作用、“打破信息孤島”攻堅戰就成為決定改革成敗的關鍵環節。浙江省成立了“大數據資源管理局”,借助信息產業發達優勢,聚力突破,將省級部門間的數據共享率從不足 4%提高到83%,打破了傳統的以部門為單元的辦事模式,以自然人全生命周期為主線的“一證通辦一生事”正成為現實:市民無須提供其他證明材料,僅憑身份證,就能辦理從出生到死亡的絕大部分涉民事項。截至2017年12月,“最多跑一次”改革通過大數據共享,取消了282種證明材料,取消了131萬人次社保參保證明材料,政務服務走向精細化、人性化、個性化,實現了群眾辦事從找“部門”變為找“政府”、部門從“各自為戰”變為“協同作戰”、政府從“權力政府”變為“責任政府”的三大實質性轉變,開創了全新的政務服務模式。
著力減負清障,以市場化改革中介服務。企業投資是否活躍直接影響著經濟發展活力,但投資項目審批涉及部門眾多、審批程序復雜,是“最多跑一次”改革要突破的一大瓶頸。針對眾多的審批前置事項(環評、能評、水評、安評等),“最多跑一次”改革打破了中介機構的市場壟斷,按照統一標準、集中服務、結果互認、依法監管的原則,推進建設、規劃、人防、消防等施工圖聯合審查,推進地籍測繪、房產測繪、管線測量等多測合一,推進聯合驗收、測驗合一、以測帶核集成改革,明顯降低了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極大改善了創新創業環境。
加強規范建設,以標準化助推全鏈改革。浙江緊緊抓住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省的機遇,與“最多跑一次”改革互促共融、同步推進,將標準作為現代政府治理的核心要素,把“標準化+”融入現場管理、數據共享、業務流程、運行機制、服務體系等改革全事項、全鏈條,實現全生命周期服務標準化。將傳統的模糊性、隨意性審批變為“公開、透明、剛性”的標準化審批,以“窗口服務標準化”提高政務服務品質,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升辦事群眾和企業的體驗滿意度。此外,浙江以“信用浙江”建設為載體,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基礎上,融入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的信用數據,正向激勵和反向懲罰相結合,倒逼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實現行為自律,實現了由注重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
□孫明霞(作者單位: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