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齊河縣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切入點,認真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深入開展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展現農村生態魅力”為主題的鄉村建設活動,村容村貌得到顯著改善,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更加殷實。截至目前,已投資6億多元,硬化村內道路 6560條 1318公里,450個村莊實現街巷胡同道路硬化“戶戶通”,占到村莊總數的73%;270個村莊同步完成了排水管網、綠化亮化美化等配套設施建設,今年可實現 615個美麗鄉村全覆蓋。
一、規劃全域化。委托中國城市科學規劃設計研究院,突出以改善農村環境為重點,高標準編制了《齊河縣美麗鄉村綜合發展規劃》,聚焦三方面工作。一是聚焦兩區同建。 2018年度計劃新開、續建農村社區 48個,涉及村莊 228個;全年計劃完成新入住村莊26個、受益群眾1.2萬人,建成錦川、表白寺 2個萬人大社區。二是聚焦城鄉環衛一體化。投資1億元,按照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考核原則,將全縣城鄉環衛保潔工作整體打包,進行市場化托管運營,實現縣鄉保潔“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把笤帚掃到底”。三是聚焦農業“新六產”。堅持把打造農業“新六產”作為美麗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以316個各類合作社為主體,大力引導“接二連三”,帶活經濟特色村 70多個,村集體年均增收10萬元以上,不斷夯實美麗鄉村建設產業基礎。
二、建設標準化。堅持將標準化理念貫穿美麗鄉村建設全過程,整體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一是在建設內容上,做到有標可依。參照省、市標準要求,制定《齊河縣美麗鄉村建設規范》,明確“兩通三化四清”重點任務,“兩通”即街巷硬化戶戶通、排水管網戶戶通;“三化”即村莊綠化、美化、亮化;“四清”即清舊宅、清垃圾、清渠塘、清亂堆亂放。目前已完成建設村莊 320個,占比 52%;二是在建設效果上,做到有標可循。制定了街巷硬化、排水建設、村莊綠化、坑塘治理等9項建設標準,并逐項細化,確保規范施工。同時,在各鄉鎮(街道)重點打造 1個標準化建設示范村,以點帶面,全域鋪開。三是在建設質量上,做到有標可查。出臺《美麗鄉村驗收評定實施細則》,全程把好工程啟動、建設、監管、驗收等關口,每月底由縣農辦、交運等部門組成聯合驗收工作組實地驗收,驗收結果在全縣范圍內公布,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三、投入多元化。采取“發動群眾籌一塊、財政出資補一塊、土地挖潛獎一塊”方式,破解資金難題。一是發動群眾籌一塊。引導各村通過集體出資、能人富戶資助、群眾自籌等方式籌集建設資金,讓更多群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既增強了群眾愛村、護村意識,又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仁里集鎮涉及美麗鄉村建設村莊89個,總建筑面積 62萬平方米,僅用 1個月時間便籌齊了 2000萬元資金。二是財政出資兜一塊。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按“四統一”標準投資建設或獎補,即縣里投資2.6億元對460個村總長 500公里的村內主要道路統一進行硬化;鄉鎮對寬3米以上的村莊街巷統一進行水泥混凝土硬化,縣里按 40元/平方米進行獎補;對寬3米以下窄小胡同,縣里統一采購荷蘭磚,鄉鎮籌集人工、材料進行硬化;對村莊外墻,縣里統一采購建筑材料,鄉鎮組織人工實施外立面改造。三是土地挖潛獎一塊。結合兩區同建,對搬遷村莊土地挖潛指標,以每畝 2萬元標準進行獎勵,專項用于美麗鄉村建設。趙官鎮錦川社區三期工程8個村莊舊址即將完成復墾,可凈增土地指標997畝,獲取獎勵資金近2000萬元。
四、推進常態化。建立健全美麗鄉村建設體制機制,統籌協調全縣工作。一是高規格組織領導。成立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5名縣級班子成員掛帥、靠前指揮。將美麗鄉村建設指標進行細化,落實縣直各行業部門責任。二是高頻度督查調度。對鄉鎮和行業責任部門實行臺賬管理,每月一調度一通報。創建“美麗齊河”微信群,加強溝通交流;縣人大、政協定期組織開展現場視察評議,形成廣泛監督、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高權重考核激勵。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美麗鄉村建設納入鄉鎮(街道)年度綜合考評,權重占到20%;制定《齊河縣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指標評價標準》,包括基礎設施、村容環境、產業發展等六大項共計1000分,要求創建村莊必須達到800分以上,示范村必須達到900分以上,以次作為領導干部評價的重要依據,不斷增強各鄉鎮建設工作的緊迫感,確保美麗鄉村建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