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安鄉立足“農業要強、農村要美、農民要富”的“三農”工作理念,積極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以工業化思維引入產業資本,助推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努力實現農業高效發展。
現代化養殖開創高端養殖新篇章
時值盛夏,天氣炎熱,宿安鄉漢世偉生豬養殖產業化項目建設工地上一片忙碌景象,這里將建設國內最大的單體式生豬養殖基地。
“以前我們宿安鄉是生豬養殖大鄉,但是生豬養殖科技化水平不高,沒有高端養殖鏈條。從2017年開始,我們以工業思維引進特色種養項目,這處養殖基地就是由天邦漢世偉集團投資2.9億元建設,占地近400畝,建成后年母豬存欄量1.6萬頭,年產仔豬42萬頭,是全國養殖規模最大的單體式養殖基地。最主要的是場區采用智能化養殖技術,養殖環境全部由電腦智能化控制,執行的各類技術標準也全部是最嚴標準,整個園區只需110余名員工,真正實現人工智能化。”宿安鄉農辦主任高金勇介紹說。
漢世偉生豬養殖項目成功開創了宿安鄉高端養殖的新篇章,也成為宿安鄉養殖產業的建鏈項目,將不斷引領全鄉養殖業向高端化、科技化、智能化邁進。
多方向發展構建農業種植新格局
調整種植結構是農業增效的重要途徑,宿安鄉通過引入產業資本、引導群眾自發調整等方式,積極推進種植結構調整,成功打造了“三個一萬”的農業種植格局。
立足工業思維發展現代農業,宿安鄉先后引進澳臺商會、北京世貿天階等產業資本助推農業轉型升級,成功建成南部萬畝品質蔬菜園區,采用微滴灌、等距種植等先進農業科技實現高效農業,畝收益7000元,是傳統農業的7倍;立足于惠民增收,宿安鄉引導群眾自發進行種植結構調整,成功打造中部萬畝設施蔬菜園區,大棚總數超2000個,一個高標準大棚惠民增收達8萬元/年;立足于循環可持續發展,在北部建設了以陛越農場及生豬養殖基地為主體的萬畝生態循環農業園區,打造生態循環農業的先行區。
目前,宿安鄉全方位布局,多方向發展,現代農業種植格局初具規模,全鄉農業新舊動能轉換實現了良好開局。
種養加驅動裝備農業發展新引擎
低成本、高利用、低排放、再循環是生態循環農業的最大優勢,通過運用物質循環再生原理和物質多層次利用技術,可實現較少廢棄物的生產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此,宿安鄉北部正在構建生態循環農業體系。
“我們企業今年與陛越農場合作,試點打造生態循環農業,養殖基地通過收集處理養殖廢液,為種植區提供有機肥料,而種植區的種植莖桿通過加工飼料,為我們養殖基地提供飼料,以此為一個循環周期,形成了良性循環的循環鏈,使上一級廢棄物成為下一級生產環節的原料,周而復始,有序循環。這樣一來,我們企業既節約了污水處理成本,又節約了養殖飼料成本,種植基地也有了優質的有機肥,提升了品質,實現了雙贏。”養殖基地劉經理說道。
“下一步,我們將引進飼料加工企業,建全生態循環農業的生產鏈條;同時將借助天邦、世貿天階、澳臺商會等產業資本,逐步引入農產品加工企業,為宿安農業發展裝備特色種養加的全新產業驅動。”宿安鄉黨委書記盛慧說。(郝義春)